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十二月, 2022的博文

人临死前是非常平静还是非常恐惧的?

作者:9qadg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8426457/answer/280825500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那山高# 不光是平静,甚至还有点期待。 但这个期待并不是“痛得不行,咋还不死”这种。 而是活有活的好,死有死的好,活的好已经耳熟能详,死的好尚未识荆。 具体来说,是望着天花板眼睛滴溜溜的转,暗自盘算怎么才能混个密钥,搞个周末通行证,从那边打什么擦边球传点消息过来。 这要是搞成了,岂不酷哉。

如何悄悄破坏一个摄像头,急?

作者:9qadg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68989207/answer/280666045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摄像头# 办法很简单——先考个90分,然后再指出:“要是没有摄像头,我也许可以考95到100”。 如果你本来就是70分甚至不及格,这一招就用不上。 这是唯一正解。 “破坏摄像头”、“哀求”、“抗议”,都是胡扯淡。 说得直白点——之所以父母敢于使用这些手段,逻辑上首先就因为ta们觉得没什么可失去的了。 你只有让对方明确感受到有可失去的收益,才有可能改变对方的决策。 那么“威胁自残”行不行呢?“大吵大闹”、“打砸烧”行不行呢?这难道不能作为“可以造成的损失”来用吗? 不行。 看清楚,“摄像头妨碍我考一百分”,造成的损失不是你去制造的,而是客观存在的,是对方行为的逻辑后果。 但是“你安装摄像头我就防火烧房子”,造成的损失是你制造出来的,是你的行为的逻辑后果。 要避免前者,要改变的是自己的行为。 要避免后者,却是一个 不畏强暴 的问题。 人必须明智的追求自己的利益,人也 必须不畏强暴 。 所以走后一条路在逻辑上就是愚蠢行为 。 在这集思广益出主意,想创意,教人走后面这条路的,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连人的基本 行为模式 都一无所知。 现在问题来了—— 你是不是没有什么可以拿来作为筹码的成就和表现? 你为什么没有?

塞尔维亚需要多大的努力才能让科索沃回归?

作者:9qadg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72682102/answer/280579890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独立游戏# 你们需要明白现在的世界秩序是什么东西。 简单点来说,在单极世界——甚至双极世界——的架构下,小国家——尤其是不超过500万人口的小国家,会 自动沦为 超级强国的殖民地。 因为这些小国家实际上根本无法独立的行使主权。面对原主权国或者强邻的敌意和武力威胁,势必要全面依靠化名为“国际社会”的超级强国的庇护生存。 换句话来说,从超级强国的视角来看,一个地区“独立”,其实和这个地区“接受占领”、“接受统治”在本质上是同一个意思。 本质上,那根本不是“独立”,而是 叛变 。因为分裂出去之后,分裂的地区根本就不会因此拥有什么独立主权,它只是换了一个主人侍奉而已。 所以,很自然的,超级强国会本能的希望甚至积极促成其他的国家的各个地区“独立”,会开动自己的舆论机器去极力赞美这种行为。 这实际上是一种化名为“支持民主和自由”的侵略,是一种使用厨刀的谋杀,一种包上了金箔的贪婪罢了。 但恰恰也因为是这样,这样的机制也会自动的将不甘心丧失主权的所有次要大国团结起来,为超级强国的失败埋下种子。 塞尔维亚的敌人其实并不止是 科索沃 ,还包括热衷于从分裂他国中牟利的国家,难度是很大的。 这才是塞尔维亚困难的地方。

为什么有些领导不喜欢太有主见的员工?

作者:9qadg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62074341/answer/280561107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主见# 你是喜欢扫地机器人还是喜欢扫把? 你是喜欢 智能洗衣机 还是搓衣板? 你是喜欢 智能电饭煲 还是柴火灶? 从“有主见”的角度来说,显然前者都比后者有主见得多,而且都是给你打工的。 你作为老板,你是喜欢前者还是喜欢后者? 所以,问题出在“有主见”上吗? 实话告诉你—— 没有任何一个神智正常的领导会反感下属有主见。 ta们只会反感你没有主见——“没有主见”无非是想耍“都是你说的”这种逃避责任的花招。 ta们反感的,是你超越自己的负责范围,不经授权擅自决定、干预一些你自己不承担全部或部分责任的事。 就像一台扫地机器人,非要去篡改Wi-Fi密码,劫持摄像头。 这根本就不是“有没有主见”的问题,而是盗窃ta人合法权利的问题。 被厌恶的是 盗窃 ,不是“有主见”。

将担心老人孩子感染新冠的人称为“老孩侠”体现了某些人的什么心理?

作者:9qadg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69015965/answer/280551354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老孩侠# 体现了一种习惯于依赖暴力和欺凌获得利益的行为习惯。 给人取外号——尤其是侮辱性的外号——是极为下流卑鄙的行为,基本上等于承认自己既无能、又懦弱,只能耍流氓、搅浑水、放无赖,指望着靠这类下流手段“取胜”。 不要给人取这种侮辱性的外号。 你一定要指代某一类人群,一定会存在可用的中性描述,甚至都不难找。 这种行为在明白人看来有多刺眼? 跟半夜举个闪光大喇叭广播“ 我是无赖 ”几乎没有区别。 你干一次,明白人就把你的门关上了。 多关几次,你就出不去了。

如何评价拓牛垃圾桶的产品质量和售后的问题?

建议不购买。 产品设计有显而易见的缺陷,可靠性很差。

为什么我心里感觉我尊重工人,但是当我舍友问我:“你愿意做工人吗?”时,我第一反应是,不愿意?

作者:9qadg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02068800/answer/280516450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小改装# 这很简单啊,尊重并不是羡慕。 只有羡慕才有“想要成为”的效应,尊重本来就不带有这个功能。 真正值得注意的是,为什么你会认为“尊重一定自带羡慕”? 是谁、是什么事情在向你暗示“尊重一定自带羡慕”? 我们先说明一下这个“小改装”带来的危害—— 既然尊重与羡慕绑定在一起,那么反过来, 你会因为不羡慕而自动不尊重 。 仔细想想,不是吗? 那么问题来了——假设你又是一个 自我感觉良好 ——或者更严重,不能允许自己自我感觉不良好、哪怕自欺欺人也要保持自我感觉良好——的人,那么你一定会在一个“ 我永远不羡慕任何人 ”的状态。 而因为这个“小改装”的存在,这逻辑必然的意味着你将 永远不尊重任何人 。 现在,再问一遍: 是谁,是什么事,在向你暗示“尊重一定自带羡慕”? 你看明白为什么这些人、这些事为什么失败吗? 你还要继续坚持这个小改装吗?

如何看待现在互联网之下「人人都是创作者」?现在全职做自媒体合适吗?

作者:9qadg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72725490/answer/280488007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做自媒体的健康路径是先自己业余的做做看。 发现足够受欢迎,并且收入也足以多雇佣人的时候,再考虑全职与否。 在没有前面这个“自己业余做做,发现足够受欢迎”的阶段,不要随便进入“全职”阶段。 没有得到任何市场回应(尤其是人生中没有任何赢得市场接受的经验)就盲目投产是一种很基本的低级错误。 这往往导致妄想用抄袭和数量替代能力的不足。 最后的结果基本上注定是黄粱一梦——若干年后还是要执笠,而且会发现结束的时候什么都没剩下,只是白白的吃了这么多年饭,消耗了这么多年的青春。

只要乌克兰愿意,和平不就能够实现吗?

作者:9qadg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40807115/answer/280313923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说句实话,乌克兰不停战,保持在战争状态,还能凭着不断的军援刺激保持“有很多朋友”的幻想。 那好歹是个念想。 一旦停战了——无论是败战妥协,还是所谓的“胜利”,这些只打算提供武器的“朋友”的战后嘴脸,才真的会让乌克兰毁灭。 许诺的所谓“重建”,只不过是哄你继续卖命的敷衍罢了。 一旦你无命可卖——甚至更糟,有命不想卖了,你的价值就是零了。 何止没有“援助”,当初的武器也是“租借”的,那是要还的。 说不好还有利息。

该遵从什么样的思路去解读政策?

作者:9qadg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29365774/answer/280286354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键# 中国的政治哲学的核心,其实是经验主义。 甚至经验主义的地位还要高于理性主义。 西方政治哲学的核心,其实是理想主义,其地位也要高于理性主义。 这两者之所以还能有交集,没把彼此看成疯子,全靠这个屈居副座的理性主义的平衡和调和。 可以说,中国的统治阶级实际上是一群修了双学位的历史学家。 管理学、数学、经济学……这些都是第二专业。 ta们的第一专业一直都是历史,而且不仅仅是中国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革命史,还包括美国史、欧洲史。 历史规律、历史趋势和历史评价,是决定中国宏观政策的三大根本要素。 ta们永远是从一切过去出发,面向长久的将来,来决定现在、明天要怎么办。 因此要解读宏观政策,最重要的关键就是“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最高纲领/最低纲领”。 这两样东西,一个是对过去的共识,一个是对未来的共识,是一切当前政策的全局背景,绝不是“官样文章”、“宣传话术”。 它们就像一前一后的两个锚点,实际上限制、收束了中间过程的动态范围。 要了解西方的政策倾向,关键在神学和宗教。 要了解中国的政策走向,关键在历史观。

如何看待胡锡进称「对放开封控是『大溃败』 的说法,我完全不敢苟同」?各地疫情状况如何?

作者:9qadg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71561103/answer/280159173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之前已经提出过“学骑自行车”的判断。 官方回应石家庄取消全员核酸检测,不要求全员,只对重点人群及重点工作岗位施行核酸检测,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805 赞同 · 138 评论 回答 现在还处在“双脚都离地,暂时还没必要撑地”的状态。 长腿新手骑在自行车上摇摇晃晃,固然有些尽显,但我基本相信如果真的要摔倒,腿还是会撑地的。 要是事实证明没摔倒,就可能小车不倒一直蹬。 能一直蹬是好事,但这还要继续观察。 但总的来说——骑自行车肯定是要学的。 毕竟我们是自行车大国。

spacex发布新的业务方案starshield(星盾)旨在面向国家提供服务,有哪些值得注意的信息?

作者:9qadg 链接:h ttps://www.zhihu.com/question/570249469/answer/280107189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意在沛公# 这个不知是哪位大头巾的美妙创意,简直妙哉。 这样一来,只要不是打算向美国交出国家主权的国家,恐怕都会提出星链禁令——噢不,星盾禁令。 所谓“面向国家服务”,其实也就是五眼加日韩——实际上还要去掉加拿大、新西兰和澳大利亚这三个实际上没有武装的帮闲。 就剩下被寄生化的大英帝国和被捏住脖子的日韩了。 除此之外,亚非拉国家恐怕没有一个指望享受 星链 的“面向国家服务”。 回头你拿出一堆“卫星资讯”来说我的财政大臣叛国,你已经帮我定点清除了,收费一点五亿——谁知道你的“卫星资讯”不是deep fake合成的?你们好莱坞视觉特效这么牛X,要什么录音录像造不出来? 我左听右听你给我的“监听录音”,都觉得里面说话的是 洛基 。 你这么一搞,在这些国家里持有星链相关设备、使用星链服务、包括提供星链服务都会成为危害国家安全的敌意行为而受到刑事调查和法律制裁。 马斯克怕是要把国防部的一些升官狂恨死。 这样的国家自然而然会越来越多的。只怕spaceX那点款不够罚的。 由于坚持在这些国家提供服务,马斯克恐怕会被很多国家列入逮捕名单。 老实说,这根本不是什么宏伟计划,而更可能是对马斯克整顿twitter和揭露民主党操纵媒体的报复行为。 这种扯淡毫无实际意义——这不是说星链没有军事用途,而是星链要执行军事用途根本没有必要宣布这种“计划”,“宣布”了这种“计划”也根本无助于星链执行这个职能。 这其实是在惩罚马斯克,就是这样而已。

辞职的时候,有人在离职原因上写“胃不好、消化不了领导画的饼”,该如何处理?

作者:9qadg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12344436/answer/280053439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默认处理# 这个不存在处理。 在其他公司来做入职背景调查的时候,如实告知离职原因即可。 在大多数语境下,处理意味着要改变既定流程或者 既定原则 ,来个“特事特办”。 所以,不改变任何既定流程和既定原则而产生的结果,可以被认为是“无处理”的“本来的结果”。 于是这就产生了一个基本教训——如果你发现一件事,沿着对方/社会普遍的既定流程和既定原则运转下去就会产生对你不利的结果,那么你就不要干。 明知故犯的干这种事,就是经典的愚蠢行为。 因为对方不需要做任何特殊的操作、改变任何的原则甚至习惯,就能对你自动的造成惩罚性的伤害,其成本是极低的,甚至可以说,要避免对你造成惩罚,还得临时专门改掉原有的生产线, 反而要付出更多成本 。 往这种机制上撞,是愚蠢的一种经典的表现。 无论你打算实现什么目的,不管是正义的还是邪恶的,是公义的还是私义的,甚至是不义的,“不能用愚蠢的方式”都是一个很显然的基本原则。

提问:自由是不是一个悖论?

图片
作者:9qadg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5117957/answer/280028177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首先一个问题是——什么是自由?什么是自由主义?什么是自由主义者?自由主义者和自由者有何区别? 先来一个开胃菜,知道知道这个问题的厉害: 必也,正名乎。 但是不在一开始给自己的“自由”概念做界定,操起这个词就开始论述的人,一开始就犯了一个基本的错误——自由的概念是无定论、甚至 无公论 的。 你完全不能假定基于你所默认的 自由概念 ——如果还的确存在这样一个默认的话——所做的一切推论,在对方的自由概念下可以说得通。 全靠默认,然后假定对方的默认理所当然的会与我的相同,这只是在浪费时间。 我看了这问题下的一大批答案,其实都缺这个不可缺的一环。 请先把自己的定义补上。 何谓“自由”? 何谓“自由主义”? 先做定义,再争论。

女孩子真的要嫁给有钱人吗?

作者:9qadg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92422462/answer/279923091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有钱人# 说实在的,别人有没有钱,跟你没啥本质的关系。 在财务方面,所谓有钱,只有一个简单的标准—— 能自食其力且足以支付ta自己的社会责任 。 所谓能支付自己的社会责任,是指能独力负担自己的债务、赡养自己的父母、能分担应分的抚养子女的成本。 这个标准是双向的,也就是双方都要各自达到这个标准。 不要幻想自己达不到这个标准而可以通过婚姻理所当然的借对方的“光”,这是肯定要付出人格代价的。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而社会责任是社会关系的基础。 换句话来说, 人也是社会责任的总和 。 所以, 无法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的人,自然而然的要沦为“半人”、“类人” 。 盘算着通过“借光”来应付自己的社会责任的人,将来将会失去反对他人“不尊重”的客观立场。 尽管人有各种政治正确傍身,似乎可以发起某种对这种“不尊重”的“集体讨伐”,但是坦率地讲,这种“不尊重”背后的支撑是 自然法 。 具体点讲,就是打着这种主意的人,迟早要主动的拿“你选ta们你还得尊重ta们,你选我就不需要尊重我”当成一种“卖点”,来换取一些对凌辱ta人有嗜好的人的偏好。 “不必尊重”就是卖点,还谈什么“不允许不尊重”? 总而言之,所谓“有钱”,存在一个客观标准——就是 其劳动收入可以支付自己的社会责任而有余的人 。 这不包括任何不对应劳动的收入,不包括“足以支付一切需求的存量财富”,仅仅包括对应劳动的收入。 (仔细调查进行明智的投资是劳动的一种,但不付出任何劳动的纯食利则不算。) 一个不劳动的人,无论ta的账户中有多少余额,在这个定义下都不属于有钱人。 一个账户中有大量余额,但是却拒绝或无法支付其社会责任的人,在这个定义下也不属于有钱人。 一个月劳动所得并不丰厚,但是支付自己的社会责任而有余的人,在这个定义下属于有钱人。 哪怕只多一块钱,你也一定要与有钱人为伍。 哪怕只多一块钱,你自己也要做个有钱人。

普京回应默克尔「本该更早对乌采取行动,但当时信了明斯克协议」,如何评价这一协议对俄乌局势的影响?

作者:9qadg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71565505/answer/279699551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亦真亦假# 问一个更根本的问题——国际条约到底是一种什么性质的东西? 或者更确切的来说,人与人之间签订的合同、协议,到底是一种什么东西? 你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并且老老实实的刻在脑子里—— 由人与人协商并签订、并由人力来实施 违约惩罚 的协议,追根到底是 有限责任 的。 你只能在“ 对方当前从中获得的收益大于这有限的 违约责任 ”的前提下对这个协议的效力报以 强度恰当的期望 。 这既不是赌气般的认定“所有的约定都是骗人的”,也不是轻率的以为“人而无信,必遭天谴”。 国家这种主体在契约关系中的特性尤其如此。 对于一个人类,明确的违背 自愿契约 是有一定的长期代价的——会抬高和所有知情人的交易门槛,这都是真金白银。(但是要注意,对方并不会把这个成本看做无限大。) 但是对于一个国家,“失信”的成本却可以用换一个内阁、换一个执政党、换一个国王来一次性“冲销”。 对于某些存在换届机制的多党制“民主”国家而言,这甚至可以理解为每隔一到两个换届期就有一张过期作废的“毁约卡”。 这意味着国家之间的条约在客观上仅仅只是一种“谅解备忘录”。 它是否会被执行,根本就不看这个条约本身的期限约定,而仅仅取决于双方是否都在其中获得了大于成本的收益。 尽管忠实履约所换得的信誉本身也是一种收益,但这仍然只是一种有限的、具体的收益,放进整个收益公式里并不能保证所得净值为正。 但这并不全是坏消息。 因为这意味着国际条约并无所谓“真假”。 产生的利益不够,“真的”也可以变成假的。 但产生的利益足够,“假的”也可以变成真的。 换句话来说,一个健康的契约观,并不会将签订的契约的真实性看得过于执着。 绝不会因为签订了条文就认为这个约定是“真的””了。 它“真”不“真”,更多的取决于你后来怎么做,而不取决于你签定的条款。 并不会因为你们签订了条款约定“对方做A交换你做B”,就一定意味着你做了B,对方就真的一定会做A。 对方做不做A,其实并不取决于——至少不全然取决于——你有没有做B。 而是取决于对你保持信用于ta有多大的价值。 如果对方认为对你保持信用的价值很低,那么无论...

游戏建模为什么不能是 blender + Zbrush 的工作流呢?

作者:9qadg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08310078/answer/279601286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blender# 举个例子—— blender允许不为任何面所有的独立边。 它允许存在poly curve。 将svg线条导入blender会将所有点自动识别为smooth点。 它的constraint和geometry node非常强大,但是却恰恰是因为强大,反而与其他体系很难兼容。 那意味着导出之后这些属性都会有些问题。 很多这类设定会导致它在导入其他软件或者引擎时出现隐患。 这种隐患很可能不立刻在下一个流程里体现出来,而是在最后导入引擎后出现奇怪的法线问题、碰撞检测问题、缩放问题。要定位这些问题常常非常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 blender对fbx格式的支持自己都分legacy版本和新版本,是用插件实现的。 这些成本对这些工艺已经成熟的企业是很不想去花时间适应的。 反过来,那些正版max、 maya 、zbrush的授权费用,比起那些资深游戏美术的薪资来说根本不值一提,谈不上多大的成本节省,更不必说这笔钱花出去,其实主要是买了一个热情而随叫随到的客服。 企业运行有这个客服非常重要。 blender的前途是很远大的,只是现在还没到时候。 说它前途远大,其实主要是因为omniverse可能成为未来的新中间件标准。 所有的DCC软件都会渐渐趋向于去支持omniverse工作流,而 ominiverse 主推的USD格式有希望替代FBX格式。而blender看上去赶上了这个新浪潮。 换言之,USD可能抹平blender在这方面的技术欠债。 一旦这个被抹平了,blender很有希望成为一个和max和maya分庭抗礼的对手。 尤其是,现在这个blender app的方向很有意思,可能成为blender的新优势。 并且,也不能忽略blender core直接孵化出新的游戏引擎的可能性。 总之,blender虽然现在还不太能直接顶替max,但是作为个人工作流还是很不错的。 毕竟它一家就足以免掉你买那么一大堆软件的费用。 尤其是,它不依赖 x86架构 ,你可以在mac甚至linux上使用它——这个可是真正重要的特性。 这意味着有一天max、maya可能...

感到生活痛苦该怎么办?

作者:9qadg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79797015/answer/279393255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痛苦问题# 现实的来说,感觉到痛苦有两个最直接有效的短期办法。 第一个,是收拾内务。 也就是把抽屉、箱子、邮箱、硬盘……打开摊开,重新组织、修复、整理。 去芜存菁,修缮如新,分门别类,各归其位。 这实际上是一种“ 整军经武 ”的行为,这个功夫做得越好,你的士气自然会恢复不少。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些私人物品实际上是你自己身体的一部分,还是你不需要开刀就可以治疗的一部分。 看似那是钢笔、电脑, 实际上那都是你的器官 。 既然是伤病了,当然从最好治疗的器官开始。 这本身有实质的治疗作用,绝非仅仅只是有视觉上的愉悦感而已。 第二,是去做一件不折不扣的善事。 受伤获病,在很多人看来是理所当然的应该坐等ta人履行同情义务的良机。 乃至于往往“携难趋恶”。 “我已经落难了,你们谁再来要求我当什么好人,要挑我什么礼,你们还是人吗。” “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很多人就趁着落难,开始享受起这个“落难者可以恶一点”的福利来了,开始等着别人来履行社会义务。 殊不知,这样的心态只会导致你经由强烈的期望走向失望,进而绝望。 ta人滥施、而你所滥收的各种似是而非的帮助,因为往往不能解决问题,往往不断的让你失望。 而以受难者自居,趁机松弛自我道德要求的做法、更要把你自己推进地狱。 你需要的其实不是这类无意识的“趁你病有难,低价进点好人卡”的“正义投机”,更不是“ 非礼免罪卡 ”,而是真正的 善缘 。 而“身在危难中,仍不忘与人为善”,是最好的善缘打火石。 而你仍然有能力、有心情在这个条件下帮助别人,是你自己对你自己信心的最好检验。 你要先有这个信心,才有可能行以为常。 没有什么比“危难之中,节操如铁”更有效的建立个人品牌的方式了。 这个品牌不倒,转机往往不远。 就算不谈转机。单单是这个行为带来的自信本身,都足以扭转你自己身上的低气压。 为人处世,义理为先,死而后已,何谓难乎? 你站稳这个立场,就会最大限度的触发正面的因素来帮你——这种被激发的帮助,就不会是得意洋洋准备廉价在你身上赚点好人卡等着将来市恩的虚应故事,而是看出你绝非池中之物,实属奇货可居,想要捷足先登的果...

求助广大知友!!!女儿三年没叫过我一声“爸爸”,是我的问题吗?

图片
作者:9qadg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70958771/answer/279367741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了解了一下问题日志,原来这是一个由女儿自己假冒父亲的身份提出的问题。 问这个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似乎是要找很多人来进一步的证明自己做得完全正确。 不管有意还是无意,这整个行文以及这个“缺席审判”的机制,在客观上都起到了大概率防止读者做出任何有利于父母的判决的效果,不是吗? 其实你自己已经判了父母有罪,而且已经自己执行了,只是在苦恼父母并不甘心认罪,所以要再建立一个父母完全没机会抗辩的特殊法庭,向一群完全没有经过辩方挑拣、而且有特殊机制筛选的陪审团提交 起诉书 ,要用这个创造出一个合意的判决来,进一步证明你是公正的、正义的、受到广泛支持的。 这是一种流行于世间的 精神恶疾 ,专门捕捉对这种“判决”有渴求的人。 牠的打算,是以满足你的祈求为条件,要交换你的灵魂和生命。 牠会一直响应一切你用这个手法发出的祈祷,永远令你满意的证明“你完全正义”,然后一个接一个的夺走所有你身边的人,然后不知不觉的把你推到“牠的人”中间去。 先拿掉你的父母,然后就是“所有的男人/女人都不是好东西”,然后“闺蜜/兄弟情都是骗人的”,然后就是“老板都是黑心资本家”,然后是“钱最实在”,最后就是“及时行乐,至死方休”。 这里响应如云的“陪审团”们,其实自己已经一脚踏在了这条路上——自己从这邪神手里求取上上签,也去替牠发签显圣。 你所觉得的“同情”、“温暖”,因为是从这个完全错误的途径来的,只会成为进一步强化你重复这个危险行为的诱饵。 如果没猜错,你之所以这样做,恰恰是因为你的父母在这样做——ta们也恰恰是在自己正义性不足的时候在引入ta们的利益共同体、引入ta们的同伙来向你作证,向你“证明”ta们的正当性。 我猜错了吗? 所以你现在才会有样学样,要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 “看一看吧,你的亲戚朋友的人数,有我的网友的人数多吗?看一看,你们才是少数。你们是过去,我和我的赞同者才是未来。” 不是吗? 你的父母对你的伤害,最严重的方面其实根本不是什么具体的殴打、辱骂。 而恰恰是这些你在不知不觉间深刻沾染的这个 行为逻辑 ——“只要附和的人多,就可以占有大义名分,从而可以将侵犯...

断水、断电、断网也断气,乌克兰如何挺过第一个战争寒冬?

作者:9qadg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71114590/answer/279364446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 冰面之下 # 其实现在真正令人感到齿冷的, 是乌克兰政府估计正在静默地履行“无论死多少人,也绝不允许难民潮涌向欧洲”的台下承诺。 因为这个“无法生活”的问题最简单的解决方案显然不是向西方盟友要援助,而是送生活困难的公民出去。 哪怕疏散公民需要乌克兰政府发放财政补贴,这份补贴在欧盟国家去消费,效率也要比在停水停气停电的乌克兰强。 就算发了米面油甚至钱给你,没有水电气网又怎么使用? 就算“抢修”,没几天又被炸掉了。 真的在乎自己的国民,眼前唯一的选项就是放国民出国过冬。 只要你开了这个口,欧美各国在政治正确的强烈绑架下,基本无法拒绝这个“暂时过冬”请求。 或者你双手一摊——“抱歉我实在无力控制全部逃难者”,谁也没法真的去追究你。 而现在这些问题之所以成其为问题,很自然是泽连斯基当局对这两条出路都 有意回避 的结果。 为什么? 因为金主们已经告诉了他,把这个“第一不要开口为难我们、第二不准私下放人”设定为了这个 傀儡政府 的使命。 乌克兰老百姓现在的绝境,可不仅仅是“侵略者攻击”的结果, 还是自己的政府和“盟友们”心照不宣、刻意避开最可选解决方案的结果 。 你听到乌克兰政府开了这个“求(哪怕暂时的)收留公民”的口了吗? 这才是这个时候最值得挺乌派思考的问题。 为什么钢牙咬碎,宁可看着老百姓面临大片冻死饿死的绝境,也绝不开这个显而易见可开、该开、符合一切基本人道主义、同盟道义的口呢? 为什么? 这个“乌克兰政府”,真的是“乌克兰人的政府”吗?

俄罗斯士兵为什么钟爱洗衣机?

作者:9qadg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69000157/answer/279214844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宝一对# 只能说西媒、 台媒 对自己的忠实观众的智商有着准确的期待。 这已经成了一种文化屏障,一种有效的生态门槛。 只要稍微有一点良知、稍微觉得人不能脱离常识的人,都生产不出具有足够竞争力的媒体产品去和西媒竞争这个类似“转基因作物需要特别定制的肥料”的特化发育市场,甚至在认知能力上都很难相信这个市场的存在。 这个远比当年学英语搞外贸难得多了,就像要你学一门一加一等于三的“新数学”,然后去参加ta们的高考。 这种基于1+1=3而构建出来的“新数学”,你如果不是亲耳听到,是难以想象这样的奇妙概念居然有人能想到,而且能大声说出来,而且还可以得到哪怕一个人——更不用说一片——附和的。 其效果就像电梯里其它人都看得见额外的那个鬼魂、还在问它死去的外婆有没有收到上月烧的纸钱一样。 神奇的是,人家还在这个基础上搞阶乘、搞三角函数、搞画法几何…… 你是越听越开眼——你说这圆周率等于2.8的圆、内角和等于192的三角形到底是什么形状? 今年到底是公元几几年?瓦达西挖达雷?阔锅挖多阔? What an enlightening moment. 这个世界对这类瞎胡闹是有定论的——要是这样的集体幻觉可行,几万年前人类就实现历史的终结了——那时候大家一致认为世界是个乌鸦下的蛋,而张三每天和宇宙之神打棒球。 警惕那些以相信的态度来传播这些的人,这些人的意识已经完全丧失了逻辑的方向感和现实的锚定,实际上处在无法有效运行的神经随机放电状态。 实际上,如果有条件,应该寻找好的机会建议其家人陪同就医。 不论政治立场如何,人道主义是人对同类应尽的当然义务。

老虎可以猎杀一只成年健康的大象吗?

图片
其实并不算很罕见。甚至算是大象的主要非自然死亡原因之一。 另外,所谓侵犯犀牛的是 非洲象 。 而老虎是亚洲动物,捕猎的只会是 亚洲象 。

如果日本沉没,一亿难民请求中国接受,我们国家怎么回答这一问题?

作者:9qadg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40193924/answer/279123822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亿日本人# 当然要接受。 以中国的归化能力,无论什么儒家文化圈的国家来投,结果都会变成无法分辨的中国人。 狄夷入华夏则华夏之。 更不必提日本人本来就是“预备唐人”,天生的懂得寄人篱下、俯首称臣的基本逻辑,归化门槛更低。 第二,日本真正的财富根本不是ta们的国土,更不是那点“土特产”,而就是日本的国民和社会结构。 如果能接收他们一亿国民,在实效上完全等于吞并了日本。 这是 开疆扩土 般的历史成就,是天降的大好事。 第三,接收了日本人,东北亚和东亚就完全重归了中国主导的秩序之下,地球三分,我有其一。 东盟的日本资产也将由我们接管,韩国自然而然的要改换阵营,西太平洋毫无疑问将由我们管理。 这一亿日本人是带着丰厚的嫁妆的,怎么可能天与弗取? 实际上,随着美国的衰落,用不着日本沉没,这个局面在未来两百年内也会成为现实。 实现它甚至用不着经历战争。

C919 全球首架机正式交付,有望最早于 2023 年春投入商业载客运营,具有哪些重要意义?

作者:9qadg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70769858/answer/279119612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 VENI VIDI VICI# 很多人在喊“不坐919”。 可惜,五到十年后,恐怕“不坐C919”会很难做到。 整个亚洲、非洲和南美都会遍布C919,因为价格太便宜,附加的政治收益太大。 非要“不坐”,可选的班次会减少不少,并且票价恐怕会高一截。 而且随着C919安全飞行记录的增多,“坚持不坐”会越来越像心理疾病。 有一种说法,说C919并不比波音竞品便宜多少。 唉,这个是完全看错了啊。 因为我们这是刚开卖的价格,而你所比较的对手却是买了几千架之后的价格。 C919现在卖的是峰值售价,而波音卖的是谷底售价。 峰值价比对方的谷底价还要低 ,你说C919是不是真的“没便宜多少”。 而且你们要注意,波音是卖到了这个价还穷得要破产,所有利润但却摊不平巨大的综合成本。换言之,波音几乎没有降价的空间,它要降价明天股价就会再跳水。 C919是卖到这个价要放鞭炮,这里头不但有利润还很丰厚。它要降价,只会股价飞天——因为谁都觉得那意味着 波音空客 又有单子飞了。 所以,所谓“C919没比竞品便宜”其实只是个表面现象,实际上是便宜很多。 不管哪一个工业领域,只要我们来了,就将由我们统治——以后世界会习惯这一事实的。 VENI VIDI VICI.

如何判断一个公司值不值得待下去?

作者:9qadg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6457985/answer/279065237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值得# 做人要改变一个做事的基本思路—— 那就是一件事做不做、一段关系要不要维持,不要用“值不值得”来做判断,而要用“适不适合”来判断。 评价一件自己在做或者做过的事“不值得”,是因为你觉得目前没赚头,同时也相信“将来也没前途”,不是吗? 问题是,如果你真有这么料事如神,单凭你加入,这个事业就应该自然成功啊。 料事如神,难道不该不无往而不利吗? 料事如神,那有人能扯你的后腿?难道人家会如何扯你后腿、你应该如何破解不也应该在你的预料之中吗? 这些技巧远在“准确预言某某事业的未来走向”的难度之下。难道你解决不了前面这些初中题,却可以轻松解决后面这种博士都做不出的神仙题? 第二,用这个思考方法做事的人,解释起“掉进这个坑里”的原因,一定是“别人骗我”。 因为自己料事如神,那么判断错误的责任当然只可能是别人“提供了错误资料”。 万方皆有罪,唯不在朕躬。 总结下来,所谓的“不值得”,基本一定附带“你骗了我”和“你没前途”这两个判断,即使不挂在嘴上,也一样不言而喻了。 往小了说,这是凭着自己的傲慢,把别人往死里得罪。 往大了说,这个傲慢经过了这种运用,还会得到进一步的滋养,这东西才是心腹之患。 你觉得痛苦和难以为继,这已经是充分的理由了, 不要再靠欺骗自己“对方没前途”来弥补自己勇气的不足。 勇气不足是你自己的问题,为什么要用诅咒对方的方式“解决”?这背后隐藏的懦弱,会让人本能的直皱眉。 不要问值不值得,因为对于一个觉醒的人,“值不值得”的答案永远是“值得”。 无论多么荒谬、多么痛苦和“无所得”的经历,就因为是我选择的、是上帝为我安排的,无论我自己懂不懂、觉得不觉得, 答案一定是“值得” 。 “我不懂”、“我不觉得”,是我的问题,我将来一定会解决,这跟答案是不是正确无关。 答案永远不变—— 值得 。 因此,我们永远不问这个已有绝对定论的问题,也不必思考怎么回答别人的这个问题。 这种毫无意义的“断言值不值得”的苦工,留给那些不维持住自己“英明神武、可以预知未来”的幻觉就活不下去蠢人去熬。 我们不做某事或者停止做某事,仅仅只是因为“能力不足,难以胜任”或者“没...

如何评价 ChatGPT ?会取代搜索引擎吗?

作者:9qadg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70062224/answer/279060827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chatGPT# 只是一个很有趣的玩具,但代替不了 搜索引擎 。 你需要搜索引擎做的,绝不是帮你思考,而是请它比较机械的拿到与你的搜索请求匹配的相关资料,由你来完成这个思考工作。 不但如此,这个“ 相关性算法 ”还必须要简单、直观、透明。 简单透明到这样一个程度——如果我发现你没有拿到我想要的资料,我可以非常单纯的认定只可能是我的关键词需要重新选择或者这个信息干脆不存在,而不能在任何意义上怀疑“资料本身存在,但是被你的“个人判断”给去除了”。 第二个关键的问题,是“只是告诉我结论,隐去了思考过程”这样的做法。 搜索引擎所需要做的是帮助人思考而非代替人思考。 无论提供结论的对象有多高明和伟大,你永远也不应该直接将其结论当成真理,而必然要检查其得出结论的过程。 而这时候你会发现人工智能至关重要的缺陷—— 它可以提供结论,但却没有办法提供过程。 它实际上是依靠见多识广而 听说“1+1=2” ,而非原理性的知道1+1到底应该等于几。 如果它将过程告诉你,几乎永远是“我听张三李四王五孙九说是这样,虽然 赵六钱七 说不是,但我不咋信ta们”。 这样的过程所得出的结论,其实并不具有可用性。

便携续航能力强的笔记本求推荐?

显然是 M1/M2 的apple macbook air啊

瑜伽裤,算是X暗示服装吗?

作者:9qadg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51600375/answer/278958105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性暗示服装# 问这个问题之前,先思考一个问题—— 为什么西装就不算性暗示服装? 其实,这条分界线在于—— 用来掩盖性缺陷的,就不算性暗示服装。比如西装、比如布卡。 用来突出性优势的,就算性暗示服装。 这其中有个例外,就是工作用的功能性服装除外——比如 潜水服 、太空服、运动服。 妙就妙在这个例外。 设计成这样,是因为要干某种活的功能性需求,但是恰好会突出性优势,这只是个美妙的巧合。 其实性感没什么不好的。 这个世界当然是性感的人多一些好。

男朋友是个极度推崇男女平等的人,我该怎么办?

作者:9qadg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29600375/answer/278936834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愿意但不满意# 平等的意思在实践上有两条。 第一条,是依靠 匿名机制 ,机会均等。 这个好理解,就是利用数学机制,实现某种平均。 事实上,“把食物平均的分成八份、一人一份”在其数学本质上,仍是一种匿名机制。 不询问民族、宗教、性别等信息的服务,也是在利用这种匿名机制。 在数学上不可区分,自然而然的形成了天然的平等,这是无可争议的。 但是很不幸,这种匿名性并不能覆盖所有的应用场景。 在很多情况下,身份信息不可避免是暴露的。 一旦在数学上的不可区分性不复存在,平等就必须要在一个“不平坦的底座”上建立。 这时候,平等的真正的含义,是“ 你的意愿和我的意愿有相同的权重 ”。 换句话来说, 这时候平等是靠“双方自愿”来证实的。 双方自愿,即为平等。 双方自愿,完全可能是你的那块蛋糕更大或者更小,但只要双方自愿,其结果无论看上去对么悬殊,仍然是平等的。 双方自愿,也完全可能意味着你仍有你的不满,我仍有我的不满,只是彼此都意识到“这是可选的综合 不满程度 最小的妥协”,但这仍然是双方自愿,其结果仍然是平等的。 而如何证明何为双方自愿? 这不是看某一方或者双方有无怨言。 它只看一条——有没有使用暴力剥夺人不自愿的可能。(“停止输出供养”并不成其为一种暴力。) 只要没有使用暴力来剥夺你的行动自由,那么即使你怨气冲天,你没有离开就意味着你仍然处在自愿状态。 就意味着平等不存在问题。 换句话来说,无论结果的数量如何、你自己的满意度如何,你只要是自由的,没有人拿绳子捆你,用房间关你,你的一切现状就都是自愿的结果,你始终处在平等状态。 无论什么抱怨,都不改变这个本质定性。 平等并不缺少,只是人们总是要滥用平等的概念来牟利而已。 简单开说,一件事情ta愿意而你不愿意,就已经意味着不平等。 但是——注意这个但是——只要你没有不愿意到不接受的程度,你就不能被视为“不愿意”,而只能叫“愿意,但不满意”。 平不平等,只看这个“愿意”,不看这个“不满意”。

和男朋友睡过后,他和他的好朋友说了他和我睡了,然后被我晓得了,要分手吗?

作者:9qadg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04862473/answer/278758638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密义务# 作为参与者,遇有涉及ta人隐私的个人经历,尽管是自己的经历的一部分,在不得到对方的许可的前提下,有天然的保密义务。 不承担这项义务的人——尤其是认为这不成其为一种义务,主张这是ta的个人权利、是ta的自由这一类——属于 绝对不可结交。 注意看清楚, 绝对不可结交。 知道你很平常的隐私——哪怕仅仅只是住址、姓名、电话、工作单位、行动轨迹、亲戚关系、客户关系……这类非常“普通”的隐私,一旦被出卖给有心人,都足以造成致命的威胁。 在 黑色产业 、灰色产业极其发达的信息社会,这是生存威胁,而且不止是对你个人,还要延及父母、子女、亲朋好友。 性关系的私密级别远超于这些信息之上,不经允许擅自泄露(对正当行使调查权的公安机关提供配合的情形除外),这属于 绝对禁忌 。 虽然这并不见得意味着你一定就要分手——犯了绝对禁忌而仍然继续的关系多得很,譬如子女诅咒父母死亡之类—— 但是,这没有改变这是触犯了绝对禁忌的事实。 这绝不是“没什么大不了”、“人之常情”。 “人之常情”在 是非判断 上没有任何意义,尝试用“大家都”来论证“这没有错”是一个没有意义的方法。 人之常情只是在是否容忍的问题上有一定的考虑权重——但如果你打算幸福的话,你要记住,全部按照大多数人的选择去选,结果一定是不幸福。 因为大多数人不幸福。

真心想问,我经常难以理解一些商业需求的正当性?

图片
作者:9qadg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69844610/answer/278710333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 三重门 # 你问得非常好,甚至一下就问到了商业的核心问题。 商人的终极梦想是什么?是发明一种延年益寿的毒品。 退而求其次,是发明一种不会坐牢的毒品。 讽刺的是,沿着这个方向再退而求其次,会被舍弃的是“不会坐牢”,而不是“毒品”。不过这个我们就不视其为商业的一部分了。 这两个方向是商业的第一部门和第二部门。 但这两个部门之外,还有第三部门,它的需求是这两个部门创造出来的。 前者造酒,后者造解酒丸。 前者造热量炸弹,后者卖减肥课。 前者搞出病 ,后者治病。 前者作死,后者卖保险。 这三个部门基本构成了人类商业的全部图景,你不是第一第二,就是第三。 那么这是要说第三部门是正义的部门,鼓励你走正道吗? 其实并不尽然。 第三部门 当然在一般意义上讲更符合道德审美的标准,但实际上它对“罪恶”的贡献也不小。 你看,要是没有 解酒药 ,这人哪能喝得了这么多? 要是没有保险,这人也不会这么大胆子作这么多次死。 要是没有减肥课,同样胖到走不动路,不是也会节约很多粮食吗? 第三部门其实给第一第二部门创造了更好的生存条件,以回报它们给了自己存在的必要。 这三兄弟,其实是一体的。 现在问题来了——那么这三重门岂不是合起来是一个阴谋吗? 难道这不是在“促使人类堕落”吗? 不,完全不是。 人类的自由,到死为止。 你可以做的事,你可以做的选择,是以“ 这不会导致我死亡 ”为边界的。而所谓的“罪恶”,在终极意义上,就是会导致(加速)你的死亡的选择。 这三个部门彼此合作,将这个选择集的边界线推开了,发现了吗? 过去你从悬崖上往下跳,因为没有降落伞,安全极限是很矮的,十来米就到顶了。 而如今这个纪录在这里: 平流层跳伞 ​ www.redbull.com/cn-zh/videos/mission-accomplished 人类的自由,是第三部门帮着“堕落者”们向死亡要来的。 这些人在把“致死边界”往外推移,使得很多以前稍微干干就“极其堕落”的事,在今天已经远离致死线,从而变得不再被讨论了。 你今天干的很多事,在几百甚至几十年前,都是经典的堕落行为。 人类的自由,有很大的部分是向...

看到网上充斥着不负责任、阴阳怪气的信息,感觉到有些悲哀怎么办?

图片
多看我的东西,并且关注我的那个“一条阅读轨迹”收藏夹”。 一条阅读轨迹 19.8 万浏览 · 5361 关注 收藏夹 这两者之中阴阳怪气的少。

如何正确理解“弱小即是原罪”这句话?

作者:9qadg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15936168/answer/278640059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 蚯蚓 # 痛苦并不是一种刑罚,所以作为“痛苦的诱因”的弱小自然也不是一种罪。 罪都不是,何谈原罪? 会这么说的反而不是那些强大的人,因为这些人很清楚弱者是得罪不起的,乱说这种蠢话跟用手拽老虎的舌头一样愚蠢。 说这种话的,恰恰总是一些可怜的人。 ta们的可怜,并不是因为ta们弱小,而是因为ta们既弱小,又说这种蠢话。 其实世界是保护——甚至偏爱——弱小者的。 说得不好听一点,这个世界上如果有谁有点才能,那点才能都是被世界安排来替弱小者服苦役用的。这些长得壮的、脑袋聪明的要是不甘心接受这安排,下场最终要惨不堪言。 弱小的人才是这个世界的心头好,强大的人反而是世界的“耗材”——苦累脏险的活,反而要这些人去顶去扛。 但受世界照顾的弱者,有一个要害条件,就是不允许怨恨自己的待遇。 犹如小孩不能嫌妈做的饭难吃——子不可嫌家贫。 给你的已经是最好的, 这个最好的仍然不可能让你满足。 不是因为东西不够好,或者对你不够照顾。 而是因为你自己太贪婪。 你自己画了一条自认为“起码”的线,没得到满足,你就要认定不公、认定不善。 是在这样的mindset下,一些至愚之人要将一切痛苦都视作世界在更加罪名、滥施刑罚。 是从“一切痛苦都是刑罚”,才产生了“一切导致痛苦的都是罪”,才有“弱小就是罪”。 ta们实际上是要借此栽一个残忍的罪名在世界身上,用作让ta们的“无痛快乐”期待落空的报复。 把痛苦看作刑罚的人,因为痛苦是恒在的,永远处在被“无故定罪”的屈辱、怨恨和恐惧之中。 这样的人总在为不存在的“压迫”实施“反抗”,以这个子虚乌有的“反抗”名义将对ta人的侵占和掠夺正义化,合理化。 ta们很自然的与世界失和,既自身抛弃世界,也为世界所抛弃。 这不难理解——谁想要莫名其妙的多个仇人和债主呢?谁喜欢呆在一个会自发的产生怨恨情绪——无论是怨恨谁——的人身边,和ta建立 伦理羁绊 ? 要知道,若是成为这样的人的朋友或者伙伴,就自然而然的要卷入ta的怨恨和冲突中。 就譬如你有个兄弟特别容易和人争吵,出门买包烟都得你去帮ta跟人打一架。 ta一天就要买三包烟,你受得了吗? 什么叫自...

2021 年我国初婚人数跌破 1200 万,为 37 年来新低,哪些原因造成?会产生什么影响?

作者:9qadg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70130620/answer/278568705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婚姻与稳定# 因为我们处在战争状态,对手既强大,又不遵守任何道德原则,可以制造巨大的不确定性。 它正视图以这种不确定性本身作为主要武器赢得战争。 这一点再加上疫情本身带来的巨大变数,对结婚率有了明显的影响。 兵荒马乱自然少人结婚罢了。 如果说婚姻减少的影响,主要是对社会的稳定性有影响。 这个倒不是指“没结婚的人憋狠了会去烧杀掳掠”——说实话,这些人没这个能力和胆量,只不过说起来嘴响罢了。而且ta们也根本没有组织起来的能力。没能力组织,即使作乱也不过是抢劫案、谋杀案这类的个人犯罪。在现代的社会监控水平下,要追踪和处理并不困难。 这里说的也不是“有家室的人顾忌多,容易威吓和控制”。 这里说的是婚姻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格催熟剂”,它可以实质性的、有力的培养人长远看待问题和谨慎稳健处理问题的经验和技能。 它可以培养社会稳定所必须的保守性。 没有这些经验的和技能的人,常常会将耐心、服从视为人格缺陷,甚至将稳定视为一种社会问题,迷信用“革命”、“推倒重来”解决问题。 所以ta们有恋无爱,好处难久,而且更重要的是,只有“推倒”,没有“重来”。 因为刚到“重”,还没到“来”,就“推倒”了,所以哪来“重来”,全是“重推倒”。 真正会影响社会稳定的,是社会的幼稚化、短视化。 但这个问题并不致命,因为当婚姻这个工具不好用,自然还有就业、社交等等其它工具可用。除此之外,最直接的工具——教育——本身也在提高之中。 其他工具的强化可以补足婚姻削弱带来的影响。 至于一些人心心念念所幻想的“国家要求我们生育”,基本没这回事。 国家恐怕只会鼓励和创造条件让能生育和愿意生育的人生更多,把抱着这个思想的人的那一份一起生了。 十几亿人口的国家,是没有“人口危机”可言的。

没有真正的朋友是不是很失败呢?

作者:9qadg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68983457/answer/278362639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真正的朋友# 只有舍命的人,才有真正的朋友。 做得到这一点,已经是超凡脱俗的人。 做不到,自然不算是失败,更谈不上很失败。 你这辈子,只要有那么一瞬间过了这条线,而此时恰好是为了一个朋友,你就已经在那一瞬间有一个真正的朋友。 哪怕是因为冲动、幼稚、傲慢甚至愚蠢,都可以算数。 就这一瞬间,已经胜却人间无数。 看了半天,这有可能是指要拥有一个或者曾经、或者正在、或者将来为你舍命的朋友。 如果是这种的话, 既然你看得见这篇东西, 你已经有了。

当孩子逐渐长大学会独立思考后,发现社会规则与他所受教育存在差异,因此「质疑」我时,应该怎样跟孩子解释?

作者:9qadg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51171367/answer/278249351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其实哪来什么“社会规则与所受的教育存在差异”? 这只是个伪问题。 因为根本就没有“所受的教育”啊。 小朋友们具体受了什么样的社会教育? 教ta们怎么交朋友了吗?教ta们怎么谈恋爱了吗?教ta们怎么找工作了吗?教ta们怎么当公务员了吗?更不用说教ta们当老板、当父母了。 其实根本就没教啥。 所以,这问题问得不对——和社会现实矛盾的根本就不是“所受的教育”,而是因为缺少教育而自发产生的一种幻想。 这种自发产生的幻想,很多是来自自己跟同学之间来往的一鳞半爪的观察,以及看了各种新闻和文学作品的零星感受。甚至还有不少是玩游戏玩出来的心得。 这样一个七拼八凑的杂合体,本来就失之简单,不被社会现实再教育是很困难的。 这个也没什么好怪的——学业那么紧张,精力都用在学习上了,哪有时间研讨这些人情世故、社会规律呢? 既然选了 顾考分 ,那么就接受这个选择的其他后果,不必懊悔。 回头再补上就是了。 真正的问题是,父母们自己有想通这些问题吗?到时候能补上什么呢? 这两千个答案,其实一半以上都是为你们教育子女而写的。 自己先补上吧。

亲戚酒驾导致我截肢,我没办法接受,内心充满恨,并非常痛恨周围的人拿别人的励志人生来激励我,该怎么办?

作者:9qadg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68209621/answer/278192976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残疾# 没人会鼓励你一辈子的,很快这种“困扰”就过去了。不需要你做任何努力,这些也会很快平息。 大部分残疾人的生活是很安静的,何止“没人来激励”,简直就是“没人来”。 把精力放在怎么更好的生活上吧。 曾经给一个盲校小孩读过几年书,就是每到周末就带本书去读给ta听,再就是陪ta聊聊天,出去走几步。 这段期间见过很多盲人青少年。 除了先天原因失明的之外,很显然很少有自己导致自己失明的。 比如听读的这个,就是因为用药错误导致的,事发时不过初中左右的年纪。 这几年里面,几乎每周都会去,所以下面的观察完全不是什么特殊表演。 这么说吧,这帮娃跟一般的小孩没啥大区别。 一样是一群又傻又欠揍的小猴子。 次次去都有一帮子小猴崽子在教室外面嘻嘻哈哈打闹。 ta们一般专业是搞中医推拿和调音去了。(神奇的是ta们居然要上针灸课) 因为是科班出身,还加上残疾加持——很多人相信盲人的听力就是好,外加给他们生意做天然的有慈善性质,他们出路也还可以。薪酬甚至还不算低。 别人常觉得我对这个盲人小孩做了多么大的帮助,实际上是ta对我有巨大的帮助。 恰恰因为ta和ta的同学们,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不怎么恐惧意外伤残问题了。 志坚不必待身残了。 这没有什么神奇的顿悟时刻,也没什么“强大的斗志所感动”——这帮小孩也没活得咬牙切齿、战天斗地,ta们只是很平常的自自然然的生活。 残疾了,总有另一种活法,一切都自有另一套解决方案,并不至于“再也不可能幸福了”。 这还不提现在的科学技术对很多残疾(尤其是肢体障碍)帮助很大。积极适应调整一下,现在比几十年前的不便少很多。 甚至高位截瘫都可以借助先进的轮椅获得一定的行动能力。 唯一导致人真的“再也不可能幸福”的,是人自己坚信“再也不可能幸福”的执念。 某种意义上,这是一种对“肇事者”的下意识的报复。因为这样才能在最大意义上折磨对方。 而肇事者的范围,不仅仅只有直接坏事的这个人,还包括所有本来应该管住这个人的人,所有应该保护住自己的人,所有应该帮助他们来保护住自己的人…… 几个循环关联,“肇事者”实际上就覆盖了全人类。 这个怨念可以理解——世俗的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