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新增感染者连续七天破两万,精准防控难在哪里?
作者:9qadg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68333640/answer/277738524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难在民众要受到教育,杜绝防疫漏洞。
比如什么防疫漏洞?
比如帮脱漏检的人打掩护,提供冒名身份“行方便”,消极逃避检疫要求,放行检查虚应故事、执行消毒措施不严格、操作不规范,个人防护不依规、不严谨。
这都是不可能靠专人监管彻底解决的问题,但却足以影响防疫的成效甚至成败。
其实防疫策略本身已经有数学上的完备性,但是却对于实施的彻底程度有非常严苛的要求。
容不得“跑冒滴漏”。
跑冒滴漏,就会像做手术不好好消毒,会出现反复感染、陈旧性创伤。
但挑战也正在这里,这是一个史无前例的尝试。
这倒不是说从程度上如何严苛——与一般民众的怨念恰恰相反,人类在历史上面对传染病的威胁采取过的应对措施,几乎每一次都超过“检核酸、查健康码、临时封闭”,动刀动火才是常态。
伊斯兰教和犹太教苛刻至极的饮食和丧葬禁忌,其实跟历史上的传染病脱不开干系——轻松搞到十几亿人几千年不吃猪肉,比“这几年要查健康码”严重何止百倍。
问题在于要对这个人群规模和社会运行节奏做到这么高的贯彻率。
这是个社会治理层面上的“六西格玛质量标准”。
挑战是巨大的,而我们必须要赢。
我们有能力赢。
真正的问题,是达成必要程度的社会共识,要经历多长时间的事实教育,在这个过程中,要承受多少损失。
这是一笔无法完全避免的社会成本。
但是,你是在抬高还是降低这个成本,是取决于你自己的。
你要问你可以为疫情做什么的话,最首要的就是这一点。
尤其是,你如果痛感疫情对你的影响很大,想要这个影响尽快的消除,你应该要做的不是鼓吹名为共存的放弃,而是通过个人努力尽可能降低达成高度防疫共识的社会成本。
鼓吹放弃防疫的客观效果,只会是延长低效防疫阶段的周期。对于尽快消除疫情困扰,是南辕北辙的错误行为。
做事最忌讳搞反方向。
中国的防疫要成功,尤其是长期防疫要成功,它必须是一场新的人民战争,必须是人民自己担当主力,而不是政府来唱主角、人民只需要等安排。
这是一个经典的唤醒民众、形成共识、全民合作的过程。
能做到,自然人类的希望也会落在我们身上。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