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人相对不常吃大块的纯肉?
作者:dg9qa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83411933/answer/247579117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大块肉#
大块肉食要想好吃,都必须要用小火慢炖和小火慢烤。
于是要费工、废火。
这在中国饮食文化的形成期——那个普遍烧柴灶的时期——尤其费工且又废火。
所以这类大块肉的菜往往是一些典礼菜、祭品菜。
在那种“村里开祠堂”、“过年祭祖宗”、“祭龙王”之类的场合,提前七八天就有专门的小组准备足够供全宗族的人吃一两天的伙食的时候,才会用到这种一连几天不熄灭的火头,也才会有这类“大块肉食”。
例如烤全猪、烤全羊、烤全牛、烤全骆驼。
否则作为日常饮食,是非常不经济的。这得一个专门的人手盯着火头不断的添柴顾火。这是一个本来可以去耕田或织布的劳动力。
但也不是没有例外——譬如官府菜、盐商菜。ta们财大气粗,有着一整个围绕自己建立起来的服务体系,于是他们也就能撑起“东坡肉”、“状元肘子”之类的炖菜。
客源有保障的大城酒楼,也能供应这类大块烹饪的肉食。
但这毕竟不是家常菜的范畴了。
所以,真正的原因是贵。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