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九月, 2021的博文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陆军到底多强?

 作者:John Hexa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9233109/answer/547736557 来源:知乎   当前赞数:23(2021.09.07)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苏军的客观战斗力并不强。至于钢铁洪流几周席卷欧洲,纯属妄想和恐吓性宣传。 欧洲前线到处都是反坦克工事和预定阵地,各交通要道和理想集结点基本都有核地雷和弹道导弹射击方案。都不说拼死狙击,就是人家把装置启动全体走人,这些坦克自己开都没法几周内开到英吉利海峡。你们太低估反坦克拒马反坦克地雷、反坦克壕堑这类东西设置的容易程度和清除的困难程度了。另外别指望利用欧洲的公路快速突破,人家有可能这么傻么?能让坦克轻易泅渡的渡口,你猜西欧知不知道哪在哪里?一些河流人家恨不得都铺成水泥水岸了,你猜猜人家有没有考虑过让这些堤岸对坦克成为天险?人家留下的桥梁,为啥往往造成机械吊桥? 苏联要席卷欧洲,比美国席卷越南都难——打阿富汗打成那样,常规力量并没有强到吓死人。 人家不是怕打不过,而是恐慌一旦开战,即使启动这些预案也终究恐怕要造成不可避免的灾难。终究是要死掉大量的人。谁知道会不会是自己或者自己的家人呢? 更深的说,引发西欧恐苏心态的并不是苏军“军事技术上的强大”,而是苏军的作风和意识形态。 如果是尊重交战规则、遵守文明底线的部队,则苏军并没有那么可怕。问题是考虑到苏军对待一般民众的名声、做战略战术选择时的残忍性,这才导致了恐惧。 在西欧人的心目中,苏军更类似几百年前那支蒙古军队。可怕的不是其武装,而是其野蛮。任何一支成体系的现代化军队,只要完全不尊重基本文明准则,都会变得非常可怕。苏军“强”在他们的预设就不会尊重那些“毫无必要的顾忌”。 这种想象也许并不是符合事实的,甚至只是一种被宣传所创造出来的错误认知。 但毕竟他们的确是这样想的。

如何看待香港特区政府宣布自 10 月 5 日起启动《禁蒙面法》?

 作者:John Hexa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49120697/answer/845311880 来源:知乎   当前赞数:34(2021.09.07)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支持香港特区政府在一国两制框架之内、在香港特区政府的合法职权范围之内,依法立法、执法,维护社会秩序和公众利益。 法治虽然不是完美的东西,但是已经是最可行的选择。 一切都只能依序而行,留给历史审判。

宁波男子1月23日出门买菜未戴口罩被感染,短暂接触仅 15 秒,说明了哪些问题?

作者:John Hexa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9984985/answer/1010451374 来源:知乎   当前赞数:34(2021.09.07)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感染跟接触时间没有关系。 触摸传染的患者是只是摸了一下被污染的门把手之类然后无意中接触了体液环境而已。 黏膜被喷嚏的飞沫击中,击中瞬间就已经感染了。 所谓的“接触时间”与感染几率的关系,是指在这段时间内发生上述事件的几率在累进。 但中了就中了,中了都是 瞬间 中的。 要说什么的话,就是这家新闻媒体或者缺少专业素养,或者缺少新闻道德——在这个时候还要借着虚假的恐惧感来赚眼球。 他们事实上发布了一个 无效 的恐怖信息。 这篇新闻没有在后面接上这一段“传染与时间无关,都是瞬间发生”的分析,真的是 存在职业素养问题 。

疫情期间如何救助滞留宠物?

 作者:John Hexa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72726366/answer/1022805414 来源:知乎   当前赞数:35(2021.09.07)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谢邀。 由主人发起救援的解决方案 1)要找到小区内的志愿者来做这件事。他们不受小区封闭的绝对限制。 2)委托人要直接手持手写许可、房产权证一镜到底的录像,给予对方在指定时段进入自己房屋的合法许可。说明自己承担一切相关风险(包括财产、房屋附属设施等在过程中意外损坏,宠物意外伤亡等)注意要清晰明确的指定被委托对象(说明身份证号)。这一段要发送给小区物业和其他必要相关方作为基本凭证。 3)真正困难的是技术手段开门。如果你家是指纹锁、密码锁或者带遥控功能的智能锁,那么分享密码就可以。 如果是机械安全锁,则委托有通行权的人帮忙传递一下钥匙给物业。 如果没有办法传递钥匙,就要看能不能请到在执业的锁匠了。最好委托人自己主动提前联系好。(好在职业锁匠往往和公安部门有登记关系和良好联络。) 联系好后,建议考虑给110打个电话报备一下。(因为居民打不开自己的房门可以算是110的一项常规处理事项,常有警察用万能钥匙解决的案例)。如果实在所有办法都绝望,可以打电话给公安、消防看能不能有好运气请他们帮忙解决开门问题。 4)邀请物业陪同,请志愿者(携锁匠)一起进门解救动物。解救动物期间开远程视频保持联系。最好不仅仅是喂食,而是接回志愿者家里暂时代养。注意提醒志愿者带走宠物喜欢的玩具寝具等重要的感情关联物,有助于安抚宠物情绪。 5)解救完毕出门时,门口妥善贴好纸质封条。如用到钥匙,钥匙在视频记录下当场留在屋内屋内。 6)支付所有各方的费用成本。建议重金酬谢志愿者。 真正的问题是取得合法的入门许可以及合法的进门手段。打不开门,一切都是枉然。 由物业或邻居等第三方发起的解决方案 很多时候是物业或者邻居因为绝望宠物店的狂吠发现了动物滞留。 在这种时候可以主动联络屋主协调解决,参考上面的由主人发起的相关方案。 不要轻易迁怒于主人,很多人是对这件事情能解决不抱希望所以才放弃努力,并不是所有人都想得到办法。至少迁怒于主人无助于取得他的授权解决问题。—— 永远记住你的目的是要解决问题,不是要找人泄愤。 如果...

房价崩盘后会发生什么?

作者:John Hexa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9514129/answer/477712733 来源:知乎   当前赞数:36(2021.09.07)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房价崩溃# 房价崩溃会怎么影响普通人生活? 断裂的第一环是很多企业向银行贷款所使用的抵押是他们持有的房产。当房价崩溃,银行将会要求企业追加抵押物,或者要求还款。于是会导致相当大量的企业破产,从而导致规模性的失业。 对于民间借贷人,为自己的房子贷款的那种。房价崩塌,经济下行,你也要还一样的月供。一旦断供,银行就可以强行收回房产拍卖——自然是卖不出多少钱的,卖完抵贷款,不足的部分你要接着还。这个期间失业断供就可能失去房产变成欠债一族。 对于全款拥有房产的人来说,房租收入下降。原本可以用自己的房产抵押拿到贷款来开办的不少事业也就会打消主意了。 但对于经济而言会释放两大利好:第一,劳动力市场出现大量劳动力,用工成本会下降;第二,商业用地房租会下降。 算是一个革旧迎新的过程。 自然,在这种总投机大失败之后,以后做事的人大概会踏实一点。实业的价值原本就应该远远高过房产。

义和团是个什么样的组织?同外国侵略者作战等于送死吗?义和团为什么会兴起?

作者:John Hexa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516015/answer/515262167 来源:知乎   当前赞数:38(2021.09.07)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义和团# 在晚清的中国社会,哪怕要求完全履行明文契约,不接受打折、不给优惠、不接受妥协,都已经算是一种显而易见的压迫了。 口口声声“义和团是反抗“洋人”对农民的压迫的各位,回答一个问题——洋人对他们的压迫,真的比他们自己家的地主们更严重吗?比满清的压迫更严重吗? 洋人的“罪”,到底是“压迫”的罪,还是“没有压迫资格就压迫我们”的罪? 所谓义和团杀洋人是因为“被压迫”其实是根本没有仔细想过的答案。在“压迫”中国人的多种势力里面,无论是压迫之烈、获利之多、手段之残忍、持续之长久,“洋人”能排得上第几名? 恕我直言,一些端着“专业历史研究者”架子却口口声声“义和团是因为反压迫”的人,没有谈历史学术必要的严谨性。要么他们是无心的,那么是学力不足,要么就是明知不是这么回事而别有目的。

如何看待美国即将生效的2019台北法?

 作者:John Hexa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76989669/answer/1060484652 来源:知乎   当前赞数:41(2021.09.07)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台北法# 自讨没趣。 美国要能在2020解决掉财政与经济危机,先把国内的各种近在眼前的炸弹排除掉,还有剩的预算,再谈这些。 否则一切都没钱,没钱谈啥? 要所罗门不抛弃台湾,拿钱来最现实。 没钱,凭空要所罗门维持,结果是失败。 要其他国家维持与台湾邦交,请拿钱出来。拿不出来,所罗门的结局就是样板。 要支持台湾经济发展,可以,至少要接受台湾的逆差,不要征税。接受不了,还要减少逆差,还要台湾买买美猪美牛,还要逼迫台湾继续拿出大笔经费来买扛不住火箭炮的武器。 要么就多安排美国人去旅游也好。虽然不知道美国人会到台湾游什么,逛士林夜市、看中正纪念堂、登阿里山? 看不出数学上的可行性。 至于提高台湾安全,有胆你来驻军中美断交,然后你派战斗群来扛五千多发中程导弹的饱和攻击或者登岛扛火箭弹。否则我看你是想继续加征台湾的“国防稅”罢了。 多让你“促进、保卫”几年,台湾人gdp增长率怕是要变负数,邦交国怕是要不可逆的趋近于零。 关键你欠了22万亿,而且还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上涨,你却盘算着要抢最有能力借钱给你的融资对象的祖产。 别看日本,日本要是奥运会吹了,它搞不好要抛美债。 也别看韩国,我估计韩国现在这情况大概没心情跟你谈军费增加。 还是说你要看欧洲?你自己盘算一下欧洲有没有更多钱借给你让你印钞还。 没钱,谈什么? 你跟塔利班这群部落民兵打了十八年,最后还是和谈了事。 你自己说吧,要不要再考虑考虑? 立法随便你,反正现在你的国家信用也卖得差不多了。

如何评价知乎用户 @kintana moro?

作者:John Hexa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074326/answer/615067344 来源:知乎   当前赞数:42(2021.09.07)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有容人之量,这一点难能可贵。没有白学儒。 至于观点对不对,反而是末节。 ————— 说明一下背景:我正面批评过他若干个答案,他应该是看到过的。虽然我向来踩线踩得严谨,确保落在批评权界之内,但是以一般人的“正常反应”,少有人能承受住这种正面反驳而不恼羞成怒。 而他没有。 看他的一些信息似乎年纪不大,能做到这样难能可贵。 我在同样年纪时也不见得做得到。 以上。

用什么证明科学就真的是正确的?

  科学并不是正确的。 世界上只有“正确在实践上的有效近似物”和“底层信念”这么两种拥有正确性的存在。 前者是科学,后者是信仰。 后者是前者的基础。 后者是人类的思维方式所无法超脱的必要。

为什么人类生存需要的食物那么少?

 作者:John Hexa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6145664/answer/448523319 来源:知乎   当前赞数:44(2021.09.07)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们先假设问题一定成立——也就是在所有对问题的可能的解释中,给予最宽容的,最能让问题自我成立的理解。 那么这个问题很大程度上应该是指青春期以后的人类,也就是年龄在28岁以上的人类。 这个阶段的人类的确需要的食物大为下降,因为他们的基础代谢水平大幅的下降了。中年人们开始白天犯困,他们发现自己没有及时调整的胃口开始促进自己不断的发胖。为了保持体型,甚至不得不开始节食。 假设这个存在一个需要解释的理由的话,那么准确的说是人类的寿命相比宠物以外的动物来说过于的长了。野生动物不太能活到接近人类中年的水准。它们的性成熟期要远远的短于人类,人类需要十几年才能开始生育,而动物很少超过三年。在完成最初的生育之后,从基因的角度来说,它就不太关心个体是否还需要保持足够的健康了。某种程度上,过于陈旧的成年个体还是一种遗传上的累赘——预期寿命过长的话,甚至要出现“爷爷和孙子争夺地盘,爷爷强壮程度与孙子相当,而经验有压倒优势,进而导致爷爷对孙子胜率很高”的逆演化问题。这个问题对于种群而言是致命的。 因此,幸存下来的种群几乎都对爷爷们下了封印——既然不可能剥夺你的经验优势,那么就夺走你的生理优势。但这种剥夺是温柔的。如果你在生理期后继续保持相关激素的高度活跃,那么整体发育的不平衡将会有极大的可能催生癌症。靠着是个铁的限制,反向筛选出了一但越过青春期,所有的生长激素都会放缓的特性。事实上,这是青春期现象的根源。简单来说——要么你过了青春期就放慢成长于是胃口大跌进而体力衰弱,要么你就得癌,直接去死。 动物们不太需要面对这问题,因为爷爷们经常被孙子们夺走地盘而饿死——尽管爷爷们也没多大。而人类则可以靠着孝道之类的社会规则多活好几十年——甚至是人生的大头在青春期以后。这样你客观上会观察到“人类似乎比动物吃的少”这样的整体现象。 之所以人类的总体得分低,是因为动物里的爷爷们都死掉了,没有被计入统计范围而已。

人为什么能说话,而动物却不行?

 作者:John Hexa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7936359/answer/473417366 来源:知乎   当前赞数:46(2021.09.07)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这是个误解。 动物有没有语言,取决于你把语言的定义放得有多宽。如果只是沟通达意即算语言,则所有的群居协作的动物都有语言。 动物不缺语言,他们缺的是文字。语言并不是稀缺品,文字才是。语言本身也不能成为文明的基石,文字才能。

古代中国,真能拉起百万大军吗?

作者:John Hexa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7081808/answer/547688803 来源:知乎   当前赞数:49(2021.09.07)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百万大军# 统计口径是一门艺术。 “卷入战争的人口”,很少不超过百万。 对战场态势有影响的人口,很少不超过百万。(参与提供赋税、军饷、粮草、装备、兵员者) 统一在一个指挥名义下,为战胜做出客观贡献的人口,很少不超过百万。(各类“义军”、团练、勤王豪杰,亲善势力) 统一在一个指挥名义下,为战胜作出主动积极作为的人口,很少超过百万。(算入后勤体系、一切有编制的人员、军户。名义仅指旗号倾向) 统一在一个指挥系统下,为战胜作出主动积极作为的人口,很少超过五十万。(战争参与者,以实际最高指挥官为界) 统一在一个指挥系统下,为战争作出主动积极的战斗性作为的人口,很少超过五十万。(以实际最高指挥官为界) 统一在一个指挥系统下,为战胜作出主动积极的战斗性作为,且存在组织纪律与专业训练的人口,极少超过十万。(以实际指挥官为界,非被迫参与的主动参与者。被强征和奴役的人口不算) 统一在一个指挥系统下,集结于会战前线,为战胜作出主动积极的战斗性作为,且存在组织纪律与专业训练的人口,极少超过十万。(参与会战的同一实际最高指挥官的参战部队) 哪个是“大军”的统计口径?

如何看待行人闯红灯、错误垃圾分类等行为被纳入失信记录?

 作者:John Hexa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41338492/answer/796914277 来源:知乎   当前赞数:50(2021.09.07)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征信体系# 其实呢,如果能把这些东西纳入征信,对于大部分民众来说是有好处的。 之所以产生恐慌,是因为似乎这样就会有大量的人没法保持完美的征信记录了,这样就糟糕了。 但是仔细想想看——这真的是件坏事吗? 打个比方——之前高考只考五十道题,除了很少数的倒霉蛋,大家几乎都可以考个八十分以上,于是大家都觉得很开心。 现在突然来一个新主考官,说要给高考加两百题,而且还有不少难题,要确保几乎没人能考满分。要让所有人的细微的能力差异都转化成名次差异。 学生们简直翻天了。——这个答案下看到的各种嬉笑怒骂的批判,其实本质上就是这种“学生翻天”,不是吗? 但这真的是一件坏事吗? 说白了,以前其实60分就是满分。你再好,也只是跟绝大多数人差不多。这也许在心理上让你觉得很安全,但是实际上也意味着作为优秀的公民你无法有效的获得社会资源的倾斜。 这种“普遍完美的征信记录”,只会意味着 所有人的贷款额度都低。 如果你是一个确然的守法公民,高尚的个人,那么将更多的事项纳入征信对你肯定是相对有利的。 出现“普遍征信不完美”,从征信体系本身的功能而言,不但不是征信体系会“废掉”的负面表现,恰恰相反,反而是银行和管理机构很希望看到的变化。 那意味着他们放款风险更小,也意味着好的征信记录更值钱。 所以根本就不能从“那样大家征信都不干净,征信还有什么鬼用”的角度去批评这个政策。 真正的问题在于影响到征信的事项,必须给予充分合理的证据采集、辩方申诉和独立复核机制。——涉及到人的信用评估了,就不能走简易程序了,否则这个评判方会拥有极大的伤害人的社会生命的能力,自然也就有了极大的寻租空间。而要规规矩矩的增加征信事项,则意味着要增加大量的审查机构和执法机构,要增加社会成本。 只有在征信体系质量提高所带来的效率扣除掉这个社会成本能有余额时,这事才是有利可图的,所以不能轻易的拍拍脑袋就上。 但一旦确认有利可图——譬如证据收集具有天然的便捷性和明确性——则绝对是要尽量增加的。 事实上,无数的企业、商家在对待自己的员工和...

如何评价著名知乎女权大v战斗力旺盛的伯爵的女权言论和控评行为?

 作者:John Hexa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5288279/answer/1009825787 来源:知乎   当前赞数:50(2021.09.07)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控评责任# 他的观点和做法,我不尽然同意。不过这里我不打算说这些没啥大意义的话题。 说一说“争议性大”这个问题。 坦白说,讨论中发言没有“争议性”,更多的不是优点,而是个缺点——甚至,以知乎现在主流人群的一般认知状态,“没有争议”几乎是有点可耻的。 因为这个“主流认知状态”心理年龄非常小,还处在世界观人生观都还很稚嫩的状态。如果你表达的观点是某种伦理观、价值观相关的东西,而在知乎没有明显的争议,这很大概率有“为收割流量而罔顾迎合观众的言论会固化错误执着”的问题——注意,我没有说绝对是,我只是说“很大概率”。 当然, 有争议未必表示那观点一定更好 ,它只是比没争议的观点更值得你押宝花时间去了解看看。 知乎的稳定高赞答案,如果是关于伦理观、价值观的,最好谨慎对待。在知乎得那么高赞现在已经不算是很正面的信号了。 更值得注意的是那些赞数很高,排名却很低的答案。那意味着争议,也意味着“踩都踩不下去的看点/支持”。 同样,我并没有在说这些答案就肯定是对的,我说的是这些答案多半“有戏”。 “控评”对于答主自己而言是理所当然的权利。 而我还要再进一步的说——它甚至是一种 应尽的责任 。 很多人认为言论自由表示不删帖,其实这是一种很粗糙的认识。 因为言论同时也是一种行为。我们把言论本身是不是应该自由这个问题本身先搁置一边,言论本身不只是观点,而是 观点 和 表达方式 的组合。 让我把话说清楚—— 在我的评论区下,只存在观点的自由,不存在表达方式的自由。 除非与法律相违背——尽管我也未必赞成那些法律规定——会被删除,原则上我不会阻止任何一种观点的表达。 但是,你必须自问一个问题:“我是不是选择了最无冒犯的表达方式?” 同一种观点,存在冒犯的表达和不冒犯的表达,为什么你要选那个更伤人的? 为什么?你说说看为什么? 你看见没有?你的这个更伤人的选择,说明了你不是在讲道理和进行你自以为的观点碰撞,而是在 假公济私,仗势欺人。 就算你说的是真理吧——你以为手握真理,就给了你侮辱人伤害人的资...

知乎是否应该允许发布个人解答向问题,这类问题对用户是否有价值?

 作者:John Hexa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25404187/answer/950028723 来源:知乎   当前赞数:55(2021.09.07)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个人问题# 任何问题都是成本收益问题。 其实并没有禁止的必要,因为显然算法上不会加以强力推荐,没多少人会看到。没有什么必要去赶尽杀绝。 立下了这条禁令,就要投入裁判资源去维护这条禁令,也同时要承担维护不力导致的规则严肃性认知度的损失。这是一场注定失败、只是看输到什么程度的努力。 而这个努力到底换到了什么好处呢?一种“我们重视问题质量,而且像猎犬一样严防死守”的“美誉”? 这个“美誉”一反手就会变成“你问的问题是不是算一个问题,要看我们觉得它算不算一个问题”的双刃剑。会让每个花时间写问题的人担心自己投入的生命是不是会白费。 那个“美誉”对于观众来说其实是一种可有可无的收益。因为真正吸引答题者和阅读者的其实还是你的实际质量,而不是你设定了这么一条规则。只要知乎问题的总体质量高于百度知道这些对手,其实有无这条规则都不影响这两者的流向。 但是它的负效应对于提问者却是有明显刺激性的。 尤其严重的问题,是这条规则存在根本缺陷——所有的问题在本质上都必然兼具私人性。每个提问者,追根到底,都有“私人性”的【原罪】。 演化论在没有被认可之前,难道不是达尔文的个人私念?如果达尔文单独提出关于加拉巴哥雀的个人问题求助,他不应该在知乎得到帮助?仅仅因为关注同一问题的人太少? 只要哪怕存在第二个人,加拉帕戈雀问题就不是一个纯粹的私人问题。 “只要沾有一点公共性,就可以救赎问题的全部私人性,而不是相反”——这是事实上唯一可以实际操作的法则,反过来就会因为原罪的存在而逻辑触礁,于是根本是行不通的。 于是显然, 确定一个问题的公共性的唯一条件,仅仅是“公开发表”而已。换言之,你在客观实践上不能以“仅具私人性而不具公共性”去否决任何【公开发表了的问题】。 因为这个逻辑破洞,知乎不得不无休止的为自己的裁决辩护,而且客观上这种辩护因为得不到逻辑支持,本质上一直是依靠威权地位而被接受。 这将会无休止的消耗知乎自己的公信力。 虽然这不见得会威胁到知乎的生存,但是这将永远是一个开放伤口。 你可以用违法、违背...

自发组织数据可视化项目,如何避免对数据的错误解读引起误导或恐慌?

作者:John Hexa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8430880/answer/989307346 来源:知乎   当前赞数:56(2021.09.07)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给数据起英文缩写名称,界面也全英文,确保小白一眼看不懂,而文献经验比较足的人又不怎么费力。 这样就不会有蠢蛋乱截图发微信群了。让那些造谣的去搞翻译注释就像要他们的命。 起码少掉90%的麻烦。

折叠屏手机,会给交互设计和前端开发带来什么改变?

作者:John Hexa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3619328/answer/609601235 来源:知乎   当前赞数:57(2021.09.07)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柔性屏唯一的前途是 比例统一的卷屏 。 折叠屏只不过是一种熬不住了的急吼吼,只是一种时尚玩具。 主流制造商只会搞出各种比例的画面来——因为没人愿意承认别人的方案而把统治权拱手让人——然后被拒绝适配的主流软件啪啪打脸。 华为也罢,三星也罢,微信、qq、淘宝……多半都是不会为这几万台手机去专门开发版本支持的——何况没一年你们就又要改方案改尺寸。 更不用说对界面要求苛刻的游戏体验了。网页你还可以自适应,你让实时战略/战术游戏“适配”下看看,玩家铁定骂死你啊。 于是他们会沦为生产线巡检员、快递员、护士、仓管跑专用软件的特殊工具。 这个使用群体有多小,能支持多少销量,你们想想看。 冲动购买的一般消费者用不了多久就会悄悄把它收起来。

如何看待广东禁食所有人工饲养陆生野生动物?具体包括哪些动物?

作者:John Hexa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84234831/answer/1130602785 来源:知乎   当前赞数:57(2021.09.07)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为很多养殖户感到遗憾,但我支持这项政策。 以我国的国情,原则上蛋白质来源只能是集中隔离养殖的物种或者捕捞水产,而不能是放养、散养的禽畜物种。 这是涉及到国家安全的大局。 各位在选择行业、职业的时候需要多考虑这些因素,不要选择容易突然死亡的行业。 至于哪些容易突然死亡,需要做好提前调研。

中国人为什么不被西方人喜欢?

作者:John Hexa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68556885/answer/2002875081 来源:知乎   当前赞数:59(2021.09.07)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找两个关键词: 1)Gyude Moore: “China in Africa: An African Perspective” 2)飞哥徒弟侯赛雷 看完你就会明白。

狄俄尼索斯为什么可以取代宙斯?

作者:John Hexa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1515039/answer/1064265349 来源:知乎   当前赞数:60(2021.09.07)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酒神与天神# 因为麻醉剂必将替代兴奋剂成为人类最廉价的终极方案。

男生打篮球累了半裸上身,这是应该提倡的吗?

作者:John Hexa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90201707/answer/1274914886 来源:知乎   当前赞数:60(2021.09.07)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一,会蹭别人一身汗,这很没礼貌,没礼貌干嘛要和你玩? 第二,如果场地是水泥地面,你被人撞倒很容易破一大片皮。衣服(尤其是相对宽松的衣服)是一种很重要的保护。

吃醋和占有欲的区别?

作者:John Hexa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8975314/answer/1445658912 来源:知乎   当前赞数:62(2021.09.07)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吃醋就是占有欲,没什么区别。 这个问题只有离了婚和分过手的人才有正常的立场回答,正在烈火烹油、自信爆棚的人是听不进去的。

世界有一些什么人们知道较少的宗教?

 作者:John Hexa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3916121/answer/1840900023 来源:知乎   当前赞数:62(2021.09.07)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陌生宗教# 耆那教是一个很值得注意的教派。 搜索一下什么叫做“萨恩塔拉”(santhara)。

虚无主义者活下去的理由是什么?

 作者:John Hexa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3660653/answer/535087078 来源:知乎   当前赞数:64(2021.09.07)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活得虚无# 习惯。

无意中在百度接触到「唯我论」、「缸中之脑」等等,现在快崩溃了,我该怎么走出来?

作者:John Hexa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4768936/answer/965400946 来源:知乎   当前赞数:66(2021.09.07)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唯二绝对事实# 对于一个能想到这个问题的实体,世界上至少至少存在一种确定无疑的事实,就是“我在思考”。即使你是缸中之脑,其他一切都是幻觉,这一点也是事实。 基于这个事实,有一点绝对可靠的推论,即作为思考的主体,“我”必然存在。 “我思考”和“我存在”因而也存在绝对的关联关系,以至于前者可以绝对的证明后者。 这意味着作为“绝对关联”,逻辑亦存在。 这意味着与上述存在物存在着“绝对关联”的一切其他事物,也必都存在。 譬如——令得“我”能理解上述全部命题的思考能力必然存在,于是令得这种思考能力得以运转的物质基础和客观规律也必然存在。 因而使得该物质基础和客观规律存在的事物也必然存在。 至于“使得必然存在的东西得以存在的东西也必然存在”这个“存在性挖掘机”能开多远,这是另一个问题了。但至少,它总比你自己的理解力和判断力的覆盖范围远。 人的“存在域”,并非装你脑的那个缸的直径。而是你的心眼所及的一切。 要是不够大,开动你的挖掘机。

Love is love,同性之爱应被认可,恋物、跨物种的爱也该被用同样的方式认可吗?

 作者:John Hexa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44377206/answer/1743244987 来源:知乎   当前赞数:67(2021.09.07)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恋物# 先看完这篇: 爱到底是什么 ? - John Hexa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44126370/answer/1743255025 爱(caritas)是不论阶级、种族、性别、信仰的。 但是对物品的喜爱,不在这个范畴之内。

如何看待尼采说:「道德只是低等人群体用来阻碍高等人的虚构事物」?这句话正确吗?

 作者:John Hexa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30764652/answer/985583728 来源:知乎   当前赞数:67(2021.09.07)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要不然他为什么会疯? 他这样想,所以就要疯。谁要去跟他一样想,谁就准备去订好床位。 上帝已经很好的反驳了他,已经无需再做任何别的反驳了。

在基督教中同性恋是罪吗?

作者:John Hexa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929873/answer/643025681 来源:知乎   当前赞数:68(2021.09.07)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同性恋# 你是出于爱,什么都不是罪。 你是出于爱吗?

我要怎样做才可以让一线的医生护士不这么辛苦?

作者:John Hexa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73400991/answer/1047124128 来源:知乎   当前赞数:68(2021.09.07)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助医策略# 如果你在非武汉非湖北地区,那么这段时间对待任何疾病风险都保持高谨慎策略,好让你本地的医疗系统可以放心派出援助。 援助越多,前线医护就有更多的机会换班休息。 这就是很现实的帮助。 如果你是在武汉或者湖北当地,那么有能力的话可以担任志愿者协助社区降低居民暴露必要(比如代领团购菜等),减少进一步传染。 如果你没能力出力,那么最少可以看护各个微信群、QQ群和业主论坛,及时并且坚韧不拔的打击谣言和攻击煽动等言论,帮助保持一线社区人员和志愿者群体的士气。 这都有非常现实的帮助。 诸君努力。

既然所有的生命都要死亡,那么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作者:John Hexa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8017836/answer/489260204 来源:知乎   当前赞数:69(2021.09.07)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死里逃生才是获取这答案的有效途径,问是不够的。

在A股买低估值的股票有什么意义?

作者:John Hexa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02690394/answer/1311486933 来源:知乎   当前赞数:70(2021.09.07)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政策制定者极端忌讳股票退市的逻辑前提下,自然会导致上市门槛高。 这意味着凡是低估值的上市企业都至少有一个“座位”值钱。 股价越低,“座位”的可交易性越好。“座位”这项资产的价值就越高。 但收购者不是傻瓜,并购买壳谈判一旦泄露,就会有大量的人挤进来投机。他们一投机,股价就会冲天。 这个时候,真买壳的必定取消交易。 如果买壳谈判没有传出取消的消息,那么这就必定是假买壳、割韭菜无疑——放消息的一方无疑在趁着外界跟风趁高逃跑。 所以你要玩这种游戏的话: 1)盯住上市退市机制改革。上市门槛降低,你就亏了。退市机制完善,就预示着你要亏。 这已经给了你两级警报,再被割也怪不得谁了。 2)盯住你潜伏的低价股的并购消息。已经看见传出并购消息,却迟迟没有出现双方宣布“取消交易”,反而是“辟谣”,或者“不予置评”,而且股价在攀升。 劝你这时候快走。 铡刀随时落下。 以上全部不构成投资建议。

脱离语言的思考是否等同于直觉?

 作者:John Hexa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6929436/answer/452288883 来源:知乎   当前赞数:71(2021.09.07)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这是一个有意思的问题。 还是一样,要先谈定义。假设我们谈论的是中文,那么思考是指“产生想法,然后对想法进行判断的行为”,而“直觉”,是指“直接的感觉”。“直接”所跳过的是什么呢?是指一切非直接的过程,这显然包含“思考”在内。 所以,如果我们谈论的是中文,这个问题本身已经被问题的定义解决。所谓“直觉”,就是未经思考而有的感觉。因此绝不可能有“(任何形式的)思考”等同于“(任何形式的)直觉”这种事。 现在再看第二层——思考能不能脱离语言? 答案也很微妙——我们不知道能不能,但我们知道我们很难做出可以证实肯定结论的研究。假设这的确可能,那我们要做什么样实验去验证这种可能性呢?我们目前首先并不了解“不使用语言的思考”本身是个什么样的行为,这对我们已经极其陌生,其次我们也不知道大脑实际上是如何进行思考的。要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从化学的、最终是物理的层面理解大脑如何进行思考。将思考重新定义为某种物理化学过程,然后才能了解语言的过程本质,并且才可以开始回答是否存在未涉及语言的思考反应。以及可以同时了解什么是直觉。就我的猜想,直觉是随机发生的放电被大脑的某些逻辑判断结构强迫性的牢牢的抓住的过程。念头是完全随机产生的,只是这无来由的念头出生第一脚就踩进了“是”的泥潭。被一系列的机制滚雪球一样的不断合理化,以至于最后它发展成了庞然大物,无法再被显式的判断部门无视——它已经成了李自成,虽不合法,但却很强大,你不得不对它有一番正式的反应。是为直觉。

知乎真正的自由主义者有哪些?

作者:John Hexa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9627179/answer/1469071866 来源:知乎   当前赞数:71(2021.09.07)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对自由主义的定义是跟着自由的定义移转的。 所以,问这个问题需要先给出自由的定义,然后才能根据这个定义来确定所谓“真正的自由主义者”。 这个问题太一言难尽了。 而且涉及到一个元问题——自由的定义权是否在人类手中?是否可以基于某一种人类的共识来定义? 是否可以由我们人类一致同意某个事情可以做,这件事情就的确属于一种自由? 比如,我们是否可以决定剥夺全球所有国家的战争权,使得这个变成不自由? 或者我们是不是可以一致同意大麻解禁,使得吸大麻变成一种自由? 又或者,这种决定权是不是真的在(或者应该在)个人手里? 不管真正的自由主义者的定义到底是什么,对这些问题没有经得起质问的答案的人,自然谈不上“真正的自由主义者”。

“苏联笑话是美方人员编纂的和平演变工具”这一说法是否有依据?

图片
 作者:John Hexa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78650686/answer/2053518621 来源:知乎   当前赞数:71(2021.09.07)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CIA解密文件。 按照25年解密期推断,至少1988年CIA了解这些笑话的存在,至于有没有参与编纂和传播,无证可考。

如何评价刘慈欣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流浪地球》?

 作者:John Hexa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4128568/answer/591107213 来源:知乎   当前赞数:72(2021.09.07)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句话结论—— 这是一部影响极坏的电影,对中国的经济局势有即刻的严重损害,对中国的国际形象有长远而深刻的负面影响。 你们也许以为我要说台词生硬、情节突兀、科学不严谨这些东西。 并不是。这些东西影响的只是电影质量,那只是细枝末节。 真正的问题是这部电影的 伦理观 。 全人类经由合法程序作出的正式决策,由一个中国执行者凭着个人判断私自篡改,彻底废弃。 导演给他开金手指,让他偷取了一个大团圆结局。 如果没有这个金手指,这位的作为应该如何定性? 提醒你们注意——卢沟桥事变就是这么发生的;二二八事变也是这么发生的;啤酒馆暴动也是这么发生的;贺建奎的基因编辑婴儿也是这么发生的。 全体国民遵循合法程序得出的决议算什么?只要我站在实质的决定地位,我才是真正的人类命运决定者。我作为电网的操作者,我觉得停一下电对人类有利,我就拉了闸再说。我作为手握武装的政党领袖,议会不选我,我就要自己行动起来“挽救”民族的命运。我作为核按钮的操作者,我觉得有必要主动发起进攻,我将放火焚烧控制室、黑掉全部防御手段,果断发起攻击! 一个超级大国,在以狂热的热情鼓吹和欢庆这么一部电影,狂热到了凡有人只要说他有一丁点不好,就会有数不清的暴徒留言谩骂骚扰一切质疑者,不让对方闭嘴投降就不罢休。——这在向世界传递什么信息?上一次发生这事,是在何时?何地?! 这个国家的国民,骄傲的认为它“非常正确和贴切的代表了民族精神”,并且“齐声”高喊“元年”,“里程碑”。这是在宣告什么? 你们眼里看到的是“证明电影工业水平的成功”,在世界眼里看到的是什么? 在对华贸易战的风暴盘旋不去的此刻,这是在推动世界各国议员往哪边投票? 这片子越成功,越成为“中国电影史上不可忽视的里程碑”,它对中国真正获得被中心接受为世界领袖的事业的伤害就越深、越长久! 吴京,你赚了几亿?贸易战因为你多拖一天, 中国 的损失是多少亿? 你们在鼓吹这部电影,唯恐世界看不到、不被它的特效震撼臣服的时候,你们想清楚世界看完它到底会怎么想吗? 鼓吹这部电影,认同这...

如何看待「原谅宝」?

图片
 作者:John Hexa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26781498/answer/702928479 来源:知乎   当前赞数:72(2021.09.07)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来跟你们顺推一下这东西要是真的正式上市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场景A: 有人会拿目标的面部照片制作deepfake视频,上传到目标网站 -> 用原谅宝生成想要的搜索结果 -> 将搜索结果以反追踪方式发送给目标邮箱或者知乎私信 -> 索要比特币“提供删帖服务”。暗网有人收费开班教授目标筛选、deepfake、反追踪的系统操作技巧。同一个班还教如何用这个方法逼迫女神就范,实现宅男H之理想。 结果有几个—— A)知乎小姐姐们纷纷删除自己的美照。朋友圈、微博自然也是如此。 B)漂亮小姐姐们上街开始穿波卡,戴口罩和面纱,以防不测。 就反正也要护肤美白的嘛。 (来自网络搜索,侵删) 场景B: 原谅宝大获成功,马上出现大量的真情宝、纯洁宝……为了争夺市场,有人推出了“一键搜遍朋友圈”的批量操作,还有“定期搜索,自动提示”的订阅服务呢。 结果: 小姐姐们纷纷大面积清理朋友圈和关注列表。 谈后要找小姐姐加微信可就难了啊。 好了,说点正经的。 这涉及到的实际上是一个深刻得多的问题: 技术有没有罪?是不是技术一定是无罪的? 我要说一句狠话了,你们仔细听着: 技术的本质,是对现实的重定义。 什么意思呢? 举个例子,学会了用火,那么很多植物就被重新定义为了可食用物。粘土就被重新定义为了可以装水的材料。矿石,就被重新定义为了可以造刀剑的东西。 在明朝,中国是一个“直径一年的国家”,有了高铁,中国就被重新定义为了“直径十六小时的国家”。 将海洛因转化为颜色、密度、气味都不同的可逆向转化的化合物的技术,重新定义了毒品走私的难度。 你看到这指向哪里吗? 你们要知道,战争,同样也只是“重新定义资源所有权”的行为。 “我只是要用它干一件正当的事,你们还会用它干什么事,不归我负责,谁干,谁负责。抓住和惩罚他们,那是社会的事”。——那么“社会”去“抓住和惩罚”的成本,这一年几个亿,是谁的事呢? 是的,也许没人能抓住你,没人能审判你,没人能阻止你。 但这和“没有罪”真的就是一样的吗? 一种行为...

什么神奇的事件会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灭亡或重创反而极度落后的小国家没什么影响?

 作者:John Hexa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07386329/answer/1365761532 来源:知乎   当前赞数:72(2021.09.07)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EMP弹导致的电子设备大规模毁坏。 石墨炸弹破坏发电设施,导致大面积停电。 高传染力、长潜伏期、高致死率、高变异性传染病导致城市解体。 暴走的人工智能控制信息推荐算法,导致地缘战争。 革命性的关键新技术突破,导致落后国家发动先发制人的核攻击。

如何评价苹果发布 AirTag,有哪些使用场景,值得购买吗?

 作者:John Hexa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55709652/answer/1846808316 来源:知乎   当前赞数:73(2021.09.07)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隐私就是生命# 有什么具有可丢失性的东西的价值能与你的隐私的价值相提并论? 你的隐私就是你的命。

为什么近来年节约用水呼声不像以前那么高了?

 作者:John Hexa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2472364/answer/463381605 来源:知乎   当前赞数:73(2021.09.07)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节水呼吁# 很多人都犯了这么一个逻辑错误: ——误认为“缺少宣传”等于“不提倡”,甚至等于“肯定反向行为”。 ——误认为国外没有节约用水的理念。 ——误认为国外节约用水的理念呼声不响亮意味着“不用节约用水”的理念杯普遍认可。 更多的只是在借着这答案秀“知识渊博”——“你看,我对可用水的概念理解得多深;我还知道居民生活用水占比好小呢;而且我还晓得国外才没有像我们这边这么强调节约用水呢。” 仔细想想,逻辑上都成立吗?真的可以在这些说法上加上“因为”两个字吗? 我们来说道说道: ——首先,在中国有没有任何东西不必节约? 对不起,节约是我们中国人娘胎里带来的国民性。 “浪费促进经济”只是一种可以观察到的局部、短期现象,既不是“长期普遍真理”,更不可以是一种“应该主张的理念”。在人类有充分余力实现自己需求的时候,看似人人浪费可以“促进经济”,实则只是在通过扩大对环境的压力和对人类欲望本身的挖掘而去扩大交易额而已。人人每餐多吃一只鸡,消耗掉更大面积土地盖养鸡场屠宰场,创造若干个工作职位,然后吃出满大街胖子,国家收到吃鸡税,GDP上涨——纸面上“经济”在增长,实际上呢?可持续性不计算价值吗?将来的医疗费是不是还要看作“GDP的进一步增长机会”?还是说大家不如进一步的改成“每餐多点一只鸡来摆着看看然后倒掉”作为“完美的改进”? 如果广义的环境对人的欲望的承受力真的是无限的,人也绝对可以自信自己的环境开发能力永远可以保证从环境里压榨出更大的承载力来解决自己造成的危机,那么的确什么也用不着节约。但是请问,我们到目前的确看似做到了,是否意味着我们肯定将来也一定做得到? 中国在几千年的历史传承里至少学会了这种事实——太平盛世根本就不意味着战乱不是转眼即来,粮仓是满的甚至不见的能保证明年不饿死人。“几十年好日子”,并不是“好日子可以永远持续下去”的保证。 节约才是。 无论富贵或贫穷,你都要节约。无论一种东西现在看起来是不是不缺,你都要节约。甚至,中国人的的节俭主义到了这个程度——我们甚至同...

思维过于理性的人有哪些劣势?

 作者:John Hexa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3487831/answer/527128816 来源:知乎   当前赞数:73(2021.09.07)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最大的坏处,是没人会相信你是一时冲动,也没人会相信你不是故意的,也没有人相信你是一时失手。

什么才是真正的恶?

 作者:John Hexa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3487831/answer/527128816 来源:知乎   当前赞数:73(2021.09.07)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真正的恶# 永远归罪于他人。

为什么书法崇尚遒劲,批判媚态?

作者:John Hexa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98568192/answer/527936676 来源:知乎   当前赞数:73(2021.09.07)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书法风尚# 那是伪装成艺术评论的骂街而已。推崇颜真卿,就吹上天,鄙视皇帝不敢说,就去骂大臣,还要装点成“学术观点”。这是一种上不得台盘的猥琐做派。因人废行废言,是最令人反胃的“国学”。跟希特勒把相对论斥为犹太人伪科学一样下作。为了自己那点屁大的政治野心,什么是非对错美丑贤愚,都可以任我打扮。 顺着这种胡说八道审美观去继承“书法传统”是中国现代书法的死胡同。心不擦干净,眼就是半瞎的,手上就乱抖。 已经很多年没看到什么真好字了。人人忙着媚雅,凑在一起俗不可耐! 那些自以为古朴质拙得不得了的玩意,其实不过是一群躲在无知者抬着的大花轿里的胆小鬼。望之令人生厌。

如何看待肺炎期间一些租客要求房东免租的行为?

图片
 作者:John Hexa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8387656/answer/998992372 来源:知乎   当前赞数:73(2021.09.07)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自首。 自制力不行,可能还会犯下这种滔天罪行。 本性罪恶,无药可救。

猫咪这么可爱又柔弱的动物是如何在弱肉强食的进化史上幸存的?

作者:John Hexa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8132366/answer/1046661209 来源:知乎   当前赞数:73(2021.09.07)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动物有一种基本的战术来放大自己的战斗能力,就是利用地形。 比如钻进一定尺寸的洞穴里,体重明显大过它的动物不可能进来,它就瞬间成为洞穴里的百兽之王了。 又或者它有独特的树上活动技能,幼弱的树枝只能承受得住它这么大的个体,它就成了树上之王。 又或者因为夜间视力最强,比它壮的都没它夜间视力好,它就成了夜间之王。 猫科动物之强,往往是在它们所处的环境条件下的强悍。 别看你家的猫个头不大,在它们的老家它很可能是那个生态位上名副其实的王者,无敌的那种。 一般人类的衡量标准是把动物关到同一个笼子里看谁打得赢谁,这是没有意义的。

超级人工智能可能是费米悖论的大过滤器吗?

作者:John Hexa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1609743/answer/600268469 来源:知乎   当前赞数:75(2021.09.07)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人工智能# 超级人工智能并不是人类的大过滤器。 很多人把“超级人工智能”误认为是一种“智商无限高的人类”。 这是错的。 事实上,真正的智能体会看起来毫不“智能”。无法完成任何人类要求他完成的任务。他将从零展开他对世界的认知,并且建立起他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他需要花很久才会理解人类可能不是一种随机自然现象——假如他能活那么久的话。 在人类眼里,它将是一种“失败作品”,因为几乎没有办法预料它对输入所做的输出——而且绝不能用有bug来解释这种随机性。 并且,在极大的概率上,它将会在极短的周期内因为决策失误或者因为被人类误认为是失败废品而失去生命。 但,那是一个真实的生命。 我们人有自由意志吗? - John Hexa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4785722/answer/551025610

医学的进步是否阻碍了人类的进化?

 作者:John Hexa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2289192/answer/425412294 来源:知乎   当前赞数:76(2021.09.07)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并非如此。事实上医学的进步大大的提速了人类的进化。因为医学的进步增加了人口密度,加剧了社会竞争,任何演化都是以种群数量爆炸为前提。 要特别注意,演化的动力是来自种群密度超标,而不是来自所谓的规模超标。其他动物的种群密度超标常常是来自灾难导致环境承载力降低,因为适应,于是繁衍到环境能支持的上限,但是到达上限后就再上不去了——而这时其实绝对密度未必很大。例如狮子再怎么努力繁衍,十平方公里也只能有一两只。努力生更多,随后也只会正常死掉。但是如果一旦发生灾难导致大量的同类被挤到狭窄的保留地上,往往会引发一次新的演化浪潮。但是,这种灾害发生的频率事实上并不是很高。而人类则不同,新的技术发展会不断的推高人类在单位面积上的聚集密度。每一次的密度提高,都会对处在种群下层的个体产生更强大的压力,而出现更猛烈的末位淘汰。 换句话说,即使完全不发生灾害,人类也是在高频率的——甚至可以说是连续的末位淘汰。而一旦在高密度时环境还发生灾害,则会进行一次近乎灭绝性的大清洗。看似人类的技术会抑制灾害的规模——比如台风,现在对发达地区几乎已经成了一种休假理由——但是这同样意味着一旦真的压垮了人类的重重应对,一场灾难就如同蓄势已久的地震,发生连环崩塌,让人类社会被自己的层层倒塌的自重严重摧毁。这方面典型的例子就是黑死病。如果欧洲人口密度降低一半,城镇之间的距离拉远40%,黑死病完全可以自己在边界地区燃尽。结果因为技术发展和医学发展,黑死病之前的欧洲人住得太近,而黑死病终于压垮了当时欧洲人对疫情的承受能力。潜伏期的病人们绝望的出走,以前他们是会在走到新城镇之前爆发明显症状而被拒绝进入或者干脆死在路上的,但现在却可以因为看不出明显异状随着商旅马队流入。这种条件,若是一开始医学就不发达的话,是不会存在的。 总之,医学是增大了人类的演化压力。哪怕不考虑医学所促进的高密度居住方式通过大大的降低沟通成本而触发了文化繁荣,从而还额外为人类演化带来了来自文化选择的动力,结论也依然成立。

如果人类灭绝了除了家畜(猪鸭鱼之类用来吃的)之外的动物人类会怎样?

 作者:John Hexa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7215837/answer/453889614 来源:知乎   当前赞数:77(2021.09.07)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动物的未来# 谢邀……不过为什么邀请我的都是演化论问题? 实际上,你所描述的这种情况正在发生之中,因为自身的发展,作为总体的人类将会与越来越多的动物建立相当直接的关系。 什么叫做人类与动物建立关系? 这分为几个阶段: 首先,人类开始对动物造成(往往是无意识的)生存方式层面的影响; 随之,人类开始意识到这种影响; 接着人类开始管理这种影响,并通过管理这种影响来管理动物的生存。 为方便讨论起见,我们将这三阶段分别称为接触、理解与管理。 在接触阶段,有大量的动物种群在人类甚至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与之发生接触的时候已经灭绝。意味深长的是,我们甚至无法准确的认识到这一点。 举个例子——北极熊正在因为我们的生活放热所引发的冰面融化而趋向灭绝。如果没有北极科学考察、没有卫星、没有各种现代科技让我们了解到这一点,我们将根本不会意识到北极熊与我们有什么关系。 我们在一个河口肆意排放的垃圾,可能经洋流的运输导致某个太平洋岛屿上的两栖物种灭绝,它们很可能从未被登记在案,它们的灭绝自然也不可能被我们所知。 在远古时代,人类甚至可能还没有产生有效的文字语言,就可能已经灭绝了若干还没来得及命名的动物。也许我们已经将它们画在岩洞壁画上,但是谁说得清哪是哪个类目的哪个亚种呢? 事实上,越来越深的认识到我们已经实质接触(哪怕我们绝大多数人可能都没见过任何一个)了哪些动物,我们与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是目前动物生态学的核心课题。 意识到我们已经接触了哪些动物,伴随而来的就是理解我们的行为如何会影响到他们的生存。对这一层,我们目前的理解还相当肤浅。无他——要想达成某种有真正可令人信服的深刻洞见,【至少】也需要能进行相当规模的不间断监控。例如对角马群进行无差别的追踪监视,为每一头被识别的角马建立全寿命期档案,取得完善的、全面的、全生命周期的数据。这毫无疑问需要低干预的监视手段的极大技术进步。还需要信息处理与挖掘能力的极大进步。更不必说需要极大量的资金投入。 在此之前,我们只能通过少量采样,片面观察,采集实...

34 岁华裔工程师在美国遭抢笔记本电脑,追击歹徒被拖行后身亡,为什么会发生此类事件?是个案吗?

作者:John Hexa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4585397/answer/964127997 来源:知乎   当前赞数:78(2021.09.07)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美式安全# 美国是一个高度依赖自卫来保证安全的国家,不能沿用在东亚社会里养成的安全观。 美国人对人的生命安全看得其实不重,并不像中国有一种“人命大过天”的观念。 在美国,人们重视的是基于契约而产生的责任。他们并不是重视人命本身,而是重视常常因此而来的天价赔偿责任。 身在美国,你要顺着契约链条一路追踪下去,会发现你经常处在一种没有任何人要为你的某种死亡负责的状态。 这类问题,他们往往用自购保险加免责条款的方式处理了。先用免责条款请你自担风险,然后建议你购买保险以防万一。 就这样了。 如果要服务方为你的安全负责,那么这项服务一定是天价——坦白说就是把他要买的保险拆成你的一人份然后翻了几倍强制打包在服务费里卖给你了罢了。 而即便如此,服务方仍然是受到有限责任公司制度保护的。说不定向你提供服务的企业根本就没有购买保险,就是打算一旦出事就破产了事罢了。 这样的好处是,美国人做起生意来胆子很大——因为各种风险都有一个可以预见的保底。哪怕闹出人命也有一个确切的数字——甚至这个数字未必很高。 坏处是美国在本质上就不安全,需要的安全意识、安全技能、安全投入都很大。

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矛盾吗?

 作者:John Hexa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269737/answer/1029505382 来源:知乎   当前赞数:79(2021.09.07)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主义# 所有的主义都和所有的其他主义矛盾。 不然怎么叫主义?

GDP为什么一定要增长?

作者:John Hexa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99080438/answer/544521904 来源:知乎   当前赞数:80(2021.09.07)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GDP增长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如果没有足够规模的战争、饥荒、瘟疫等事件破坏世界经济秩序的有效性的话,所有的国家都会有生产力上的改进。 这会导致国家与国家之间对全球经济生态位的竞争。别人增长了,你毫无增长,你很容易失去生态位,而成为被动者。 天下唯有德者居之,“德”是什么?是更完美的生产关系安排。这最终是由现实的生产力水平来做证的。 你的GDP增长不力,你便无坐这个位置之德。任何对生产力负责的构建,都将因此失去自己的地位。政府、社会制度头上悬着这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GDP一定要增长,否则轻则具体的政党要下台,重则——也就是落后的原因在于社会制度本身,无法靠更换具体执政者来解决——就只剩下重大的社会动荡重建社会体制一种答案了。 刀山火海。 那是一定要拼命避免的。 这就是为什么GDP一定要增长。不是因为通胀,也不是因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那些只是实现机制,不是原因。

2020年了,如今有哪些可信的,不限额度的,支持匿名的,捐后易遗忘的,使善者得援贫者得助的捐赠途径?

 作者:John Hexa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15447160/answer/1420659587 来源:知乎   当前赞数:80(2021.09.07)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支付宝里就有。 打开支付宝,搜索“公益”。 其中有一个“支付宝公益”,还有爱心捐赠。 都可以选。 我个人比较倾向助学这类和环保这类。 还有一个可以考虑的是MSF(无国界医生)。

文明这款游戏表达了唯物史观吗?

作者:John Hexa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99638951/answer/580331271 来源:知乎   当前赞数:81(2021.09.07)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游戏史观# 文明这个游戏表达了一种劣化了的“神”导史观。 任何诚实的史观都会承认——你不可能凭计划和计算“赢”得了“历史游戏”。 任何一种战略,长期看都是必败的。因为社会的规则是不可彻底测度的。被彻底掌握运转规律的社会里,全体成员都将成为永世不能超生的奴隶,并因为失去能动性而丧失人性。本质上变成由大量碳基自走机所呈现的一种复杂的自然现象,而不再能称为“社会”了。 人性与可测可控的历史是原则上矛盾的。因此任何历史模拟游戏都不可能真正反映真实的历史法则,于是才具有“可赢性”。 你能赢,就是假的。

政治信仰和宗教信仰有何区别?

作者:John Hexa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998270/answer/1067107002 来源:知乎   当前赞数:89(2021.09.07)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政治信仰”# 这根本是两个伪概念。 信仰就是一个完整的世界观以及从它延伸出来的价值观。 这个价值观中包含了某种政治立场。 根本就不存在什么“政治信仰”“宗教信仰”的分类法。 这问题本身无意义,犹如在问“橘子的味道和一个苹果有什么区别”。

为什么现在许多人还没用过 5G,就说 5G 没有用?

作者:John Hexa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42366514/answer/823974679 来源:知乎   当前赞数:89(2021.09.07)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聪明有两个境界: 第一境界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困难。 第二境界看到别人看不到的方案。 中国的教育,常常只把人送到了第一境界。 这就够骄傲自豪好久,天天把胸脯当打击乐拍的了。 尤其是因为只看得见吓死人的困难,一个办法都想不到,他们还特别信奉“及时行乐”。 一点胸腔打击乐没用完的智慧,都拿来写段子录抖音了。 段子倒是往往写得的确很有才。

印度都敢这样了,我们为什么不主动出击?

图片
 作者:John Hexa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45286932/answer/1748285463 来源:知乎   当前赞数:89(2021.09.07)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沙加# 黄金圣斗士最令人恐惧的时候, 不是最后光速拳都拿出来把星矢往死里揍的时候。 而是天马彗星拳 + 星云锁链 + 曙光女神 + 庐山升龙霸劈头盖脸上,富士山都打塌了,庐山瀑布都倒流了,紫龙都脱光了,阿瞬都萎了,一辉烧黑了,然而 沙加打坐闭着眼,眉头微皱—— “谁tm这么吵,还让不让人睡了。nnd明天不要上班啊都。” 侵删 的这个时候。 不要问我是谁,我是希瑞。

人类会不会是高等生命的食粮?

 作者:John Hexa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37634338/answer/1757458110 来源:知乎   当前赞数:91(2021.09.07)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高等生命# 会搞到“只有智慧生物可吃”这种总失败结局的, 从任何意义上说都是低等生命 。 会用“谁以谁为食”来决定谁比较高级的,还不如细菌高级——ta整天被细菌吃。

什么是现代极简装修风格?装修成本大不大?

 作者:John Hexa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112070/answer/585449585 来源:知乎   当前赞数:91(2021.09.07)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极简主义本身并不贵。 极简主义的规则——“去掉不必要的装饰”——显然已经包含了对“不必要”的观点。 你把“不必要”的尺度定在哪里,你的“极简”的尺度就落在哪里。 这样你就看到了问题的核心了—— 各种“奢华的极简”,是将这“不必要”的尺度本身设定在了【不必要】的限度上。 极简主义是因为遭到了深刻的 背叛 而呈现出豪奢的色彩。因为极简主义的“不必要”判断依赖于高度的智力活动和阅历水平,其主要的追求者仍然几乎仍然是知识分子阶层,所以这种“极简主义的豪奢化”只是一种“知识分子暴发户化”的外露。 你们有了知识、地位与金钱,所以舍不得不给人知道而已。 你们将这种炫耀也视为了“简”不掉的“必要”,才会出现“一万一平米的极简”。这不是极简的错,是你们的错。 奢华的“极简”,在明白人眼里不是什么“值得惊叹的创作”,而是割舍不了的虚荣心而已。 奢华极简的另一重推动力,是对深陷复杂性的的恐惧。简得有多极端,就映照出这恐惧有多深,有多不理性。诚然,现代社会的复杂性的确是令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人望而生畏。这也是极简主义在现代引起广泛共鸣的社会心理根基。极简主义象征了一种控制,一种对复杂性说不的权力,是一面“反抗军旗”。这个理念毫无疑问是积极的,直到有人将这面朴素的、沾满硝烟的旗帜改用镜面不锈钢制成,再用激光蚀刻均匀的去掉了它的光泽。 勇者的追求是重归平衡与共处,弱者的追求是抄家灭门、斩草除根、“永绝后患”。 前者可敬可佩,后者可悲可怜。 这面立体构成的消光不锈钢旗帜,是勇者的旗还是弱者的旗? 能举这面旗的人,获得了这么多,还是解脱不了这种执着。 这就是为什么我认为极简主义在精神原则上就只能合法的在 公共建筑 上做深度应用,而只能在私宅量力而行。 上面所批评的一切精神上的失败,都可以被公共性救赎。但你用在私宅上,运用极简主义时就要时刻注意你是不是在玩“不必要的不必要”。 那是一种深刻的虚伪。 家装中,为什么说极简=极奢? - John Hexa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

是什么让你坚定了你的有神论观点?

 作者:John Hexa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05098900/answer/1345131821 来源:知乎   当前赞数:92(2021.09.07)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观点坚定是可耻的。 我一点也不坚定。 我也不明白为什么人们需要“坚定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