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俄罗斯的瓦格纳部队为什么比正规军在乌克兰战场上更有用?

作者:q9adg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84612485/answer/291119693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 瓦格纳 # 俄罗斯唯一的弱点,就是不能让正规军伤亡过大。 一切战略战术的中心点和起点都是这个。 说得不好听一点,即使因为极端保守的战术把四州之地全丢了,俄军完全退回了本土,仅仅依靠远程导弹、 滑翔炸弹 、 无人机 长期维持对乌克兰全境一切基础设施的定期清除,最后胜利的也一样是俄罗斯。 乌克兰政权一崩溃,整个乌克兰最后都会公投入俄,无论此时乌军“夺回了多少领土”。 如果乌军以任何形式对俄罗斯本土发起战役进攻,乌克兰也一样立刻亡国——因为那等于敞开了无限战争的大门。 把基辅、利沃夫、 敖德萨 夷为平地其实并不是很困难。 病人躺在ICU,你出钱,但他啥时候出院却是我说了算。 抢救一天一万块,让他继续躺着却只只需要每周耗我一颗子弹。 任何时候你拔管,他都是死。 你觉得结果这种结构的结局能是什么? 所以,这场战争的悬念根本就不是乌克兰会不会战败,而是能不能同时让乌克兰最终的战败成为 北约 无能的和美国神话破灭的无可抵赖的实证。 是病人不可避免的死亡最后能给家属们堆起多高的账单。 所以,才有必要有控制的引导北约把越来越多的神话拿到砧板上粉碎。 “金融胜利”已经破产。 “外交孤立胜利“也已经破产。 “煽动内乱胜利”也已经破产。 接下来就是“ 神兵利器 胜利”也正在破产中——但这个需要等美国把敢拿出来冒险的东西都摆上砧板。这需要一个过程。 等F16、F35甚至B2被S400、S500一架架的打下来或者被 口径导弹 摧毁在机棚里的时候,美国那些技术神话自然要破产。 一个鲜为人知的事实是—— 高科技武器 有天生的致命局限—— 产能和成本极限根本不足以满足压倒大国的需要。 再尖锐的针也刺不倒 大树 。 昂贵精密的高科技武器实际上只能用于猛烈而有限的优势作战,只是以强凌弱的神器,对全面动员的核大国其实只是玩具。 接下来还有所谓的“GDP优势消耗性胜利”。 当然,俄罗斯不见得能埋葬全部神话,但是可以形象的这么说——它现在手抬着桌脚,在等着欧美往桌子上堆宝贝。 它随时可以掀了这桌子,把所有摆上桌的宝贝打个粉碎。 核动力 掀桌器,谁压得住? 这跟正规军有什么关系? 因...

男朋友因为自己不穿丝袜而分手,可是我还喜欢他,要去尝试吗?

作者:q9adg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81473957/answer/123611290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斤斤计较# 这事分两面看。 在对方看来——“这么小的事你都不肯妥协,那我还有什么意思?” 在你看来——“这么小的事我都不能自由,那我有什么意思?” 但问题的关键是他是占便宜的一方,只是便宜没占到。 你是吃亏的一方,只是亏没吃上。 记住,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时候,永远只能以吃亏的一方的看法为准。 占不到便宜的不爽永远不可以压倒吃亏的不爽,只有按这个规则大家才有活路。 否则你会变成一碗 羊肉泡馍 ——对方会一丢丢一丢丢把你掰了泡汤。 有人说,“两个人要这样斤斤计较估计走不远”。 不。 走不走的远,看斤斤计较的是什么。 是斤斤计较于对方吃的亏,还是斤斤计较于自己占不到的便宜。 前一种斤斤计较恰恰是亲密关系长期稳固的关键。 可惜绝大多数人在说“斤斤计较”时,是后一种。

通过将一个观点极端化来反对这个观点,这种反驳方式叫什么?有无术语?

作者:q9adg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54206093/answer/291118317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极端# 有啊,叫“ 归谬 ”。 这个不是常识吗? 所谓归谬,就是顺着对方的法则寻找明显荒谬的实例,迫使对方修正主张。 这是再普通不过的合法、正常的怀疑,是 学术辩论 不容剥夺的正当形式。 少来“极端化“这一套,这不过是理屈词穷后的流氓战术——靠谩骂和暴力强行取消对方置疑的资格,回避问题。 说不通就说不通,你为什么恼羞成怒? 因为你自以为神的美好幻觉被人打破了,如此而已。 上帝才有完美的法则,掌握着一切精准的定义,你本来就没这个能力,你做的界定有问题、有漏洞、有可归之谬,实属人类的平常事。 这只不过证明了你是个人,不是个神,你愤恨什么? 一方面,你完全可以尝试修订自己的法则补齐漏洞,没人能剥夺你的修订权。 就以“高铁该不该准备卫生巾”为例,主张者举出的原则如果是“高频出现的不便”,那么当人拿出“ 除颤仪 ”、“输血包”这类有明显荒谬感的例子归谬时,就要负责定义“高频”和“不便”,将这些例子证明为佯谬就可以了。 一半的乘客为女性,因为月经不调而意外出现月经的概率很大,远远大过火车上出现心脏病突发。所以可以支持前者的法则并不支持后者。 这不就解释完了?用得着什么“极端化“的罪名? 于是这是什么? 就像下象棋,对方将了一军,你本来平炮就可以顶住马腿,结果你把棋盘掀了。 另一方面,即使你的法则不能完美的解决一切归谬,这也并不意味着这法则就荒谬到毫无价值。 只要没有更完备清晰的法则可以顶替它不可替代的作用,那就还是得用它。 就算这个法则有尚未厘清的少数微妙情况,也可以依赖特赦、特许这类超逻辑补丁来修订。 举个例子,“不可杀人”这么基本的法则,都有“海难 漂流者 合谋吃人是不是应该处决”的问题。 给提出这个学术问题的人可以扣“你干嘛这么极端化”的大帽子打死。 明天活生生的案例呈上法庭了,你要怎么说? 即使“不可杀人”这样基本的法则也一样有难以处理的罕见微妙案例,需要用特赦、特许来补救,何况各种规章呢? 所以有什么必要因为有人指出了这些法则的笨拙之处而恼羞成怒? 那不过是因为立法者自己暗戳戳的想要维护那个 全知全能 、从无谬误的神圣完美幻觉而已。 这是一种无...

被人骂了,而且很难听该怎么办?

图片
作者:q9adg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91340889/answer/291065763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 my dear offender # 我为你即将遭遇的一切表示同情和遗憾。 请你相信,我并不享受这个过程,而且已经尽力避免了不必要的痛苦。 请你理解,我对你和社会承担着向这类行为发出正确反馈的双重义务,不敢不尽义。 如果这令你难以承受,而你可以证明有更好的选择,我欢迎你的建议。 我帮你准备了止疼药、消毒纸巾和 人身保险 ,点击下方链接即可领取: 家族答集 61.2 万浏览 · 1 万关注 收藏夹

妈妈吃了我喜欢的月饼,我委屈哭了,妈妈很伤心,该怎么和妈妈道歉?

作者:q9adg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52890027/answer/291055667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脆弱# 为自己的过度脆弱道歉即可。 很多人——尤其是小孩子们——对这一点估计悲愤不平。 这是青少年们经常犯的经典错误,误以为道德要求、舆论要求、法律要求就是自己需要妥协的全部要求,所以总是拿着“哪条法律说这不行”、“谁说这不可以”来证明自己的正当性,反击父母、师长的教训。 “这又不是我故意的,再说谁还没点脆弱?难道连这也不行?难道这有罪吗?”。 罪当然是没有的,至少在人类的道德和法律里没有。 但是,你要知道, 你脆弱意味着别人的容错空间小 。 人家要排除 谋生体系 中的脆弱性,提高自己的容错空间,要降低自己的焦虑程度,难道人家就有错吗? 你自己以不以自身的脆弱为错,这是你的自由。 但是如果你不以此为错,不因此道歉,那么就轮到别人行使追求幸福的自由、免于匮乏的自由。 人家又为什么不可以? 脆弱虽然是不可避免、必须给予一定余量来容纳的,但是那 仅仅限于“当事人主动积极抑制的脆弱” 。 而一旦脆弱爆发会主动道歉,是这种自觉最基本的表达。 你表达了,人家判你 缓刑 ,看看后面是不是发作更少更轻。 你不表达歉意,那么意思是你认为这个脆弱——实际上还不止这个,还包括所有的脆弱——都不存在努力抑制的责任。 那么仅仅你这个“理直气壮”,就足以构成判你社交流放的充分理由。 任何人都会脆弱,但 任何脆弱都不容理直气壮 。 只能别人原谅你,不容你不道歉。 不是人不容,是 世界不容 。

祖父逝世的当天晚上,我的妹妹不肯放弃娱乐活动该怎么办?

作者:q9adg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78110161/answer/290978190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 柯里昂 说# 有句话你应该听过——“风险越高,利润越大”。 这意思倒不是越作死越发财(摸 高压电 容易死,可没见人拿它赚钱),而是说越是客观上风险高需求却很大的事情,会因为风险高而极大的倾向于卖方市场,导致卖家可以有极大的议价优势,通过独享最优质的客户,获得超额利润。 问题是,这个宝藏有“高风险”这条恶犬看守,这可不是什么乖宝宝,不客气地说,它吃人不吐骨头——你要是乱搞,亏到你卖血判刑它眼睛都不眨。 解决高风险最好的手段,就是加入高风险专家的团队。 注意,这不是指“只要技术好就没啥风险”的“ 伪高风险 ”——那严格意义上讲只是 高门槛, 不是高风险。 高风险是 真的高风险 ,你的竞争对手技术不比你差,如果仅仅用技术就可以消减的风险,对你的对手也已经归零。在这方面,对手和你在同一起跑线上。 你之所以能赢和你技术一样好的对手,只是因为你在面对同样等级的风险的时候,你的团队成员可以睡得更香、你们团队管理成本更低。 这看上去绕了很大的弯子,不是吗? 其实不是。 举几个例子。 犹太人在 中世纪 一度垄断金融行业,凭的是什么呢?凭的是犹太人内部极低的 信贷成本 ,以至于可以成家族甚至成地区的对外集体经营放贷业务。 类似福建潮汕也有类似的风气,在一些团体里面有超低的信用成本,可以极好的分担风险、分享资源。所以福建、 潮汕商帮 四面出击,出了名的能打。 类似的,还有洪门、青帮、 山口组 、意大利黑手党这类大型犯罪组织,它们都对成员有极强的庇护和扶助能力,以至于能大量垄断高利润的行业, 而上面这些靠和高风险打交道赚超额利润的组织,不约而同的用了“复杂的礼仪”来作为入门的资格。 这个“高风险事业伙伴”的资格,是无法通过拍卖来搞“价高者得”的。 比如,你觉得犹太人生意真好,拿着很多钱去送礼,说“老兄带我玩吧”。 你能拿出多少“礼金”来投资?总不能拿出超出这份工能给你的利益的份额吧? 于是这个“靠送钱买入门资格”的逻辑一开始就是自相矛盾的。 它必须有更复杂的 鉴定机制 。 这其中,愿意接受包皮手术、纹身、血契,以及愿意在生活中接受食品禁忌、礼仪禁忌、服饰禁忌……等...

如果侵略战争来临,你没当过兵,是否愿意保卫国家而战?

如果侵略战争来临,你没当过兵,是否愿意保卫国家而战? - q9adg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55024923/answer/2909706011 当然愿意。 这甚至都不需要等待战争来临。

美国 5 名环境顾问前往俄亥俄州时坠机身亡,原因正调查,如何看待此事?

作者:q9adg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85750273/answer/290812104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幻想曲# 分析问题不要因为自己渴盼某个结论就自己往有利的方向脑补。 恰恰相反,越是对有利于自己的论据越要保守和谨慎,最好有 逻辑洁癖 。 对越是不利于自己观点的论据越要谨慎和重视,排除起来要严谨和扎实。 在这个“敢于、惯于对对手补强”的原则下,仍然保持着的信心,才会拥有对方无法不敬畏和顾忌的力量。 而靠着不断把对方补弱、甚至不惜抛弃基本逻辑、基本常识来给自己制造“乐观依据”而打造来的“昂扬斗志”,只会让对方充满信心。 比如那位用“疑似内有牛拉”来解释火车的清朝总督,以及那位用“使用 奴隶工 ”来解释中国造舰速度的美国海军部长,就是在犯这种错误。 作为敌人,发现你的乐观都是自己幻想出来的,想尊重你都很困难。 按这个搞法,都不需要搞什么对抗,你自己平地走路都可能凭空摔倒,对方会因此增加大量的定力和耐心,直接不利于你取得胜利。 简单说——捕风捉影的自我打气,其实是在破坏自己的优势。 停止犯这种错误。

一个有着不堪回首之过去的人要如何追求亲密关系?

作者:q9adg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85881523/answer/290795341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堪回首# 可行的办法之一,是去寻找那些真诚的不在意人的过去的人。 这样的人有个特征—— 他们不把安全建立在“知根知底然后不设防”上,而是“一概设防,然后啥也不问”。 这些人是真不喜欢听人的八卦。听到什么场合在谈这个,都会想躲开。 自己的收入自己支配,不贪图别人的钱,自己的事自己做,不强求别人的分担。 既然财务是隔离的、独立的,事业是自主的、健康的,自然也就没必要打听任何多余的信息。 能相处是因为你现在相处得很好,不是因为你过去很辉煌很清白。不能相处是因为相处的模式失效,大家都感到很多无法避免的消耗无法解决,不是因为你过去犯了什么错、有什么大污点。 只看你现在,你现在很好,现在就好好的过着。将来不好了,将来就分开。过去的东西的一切影响你自己处理好,不强加到别人身上,自然就可行了。 将来很自然就会是这样,不是一个两个人,是相当多的人——甚至大多数人——都是这样。 因为这个模式远比“简历完美”模式容易幸福而且安全稳健。 你的难点是,你不能光是“不堪回首”,你自己得立得住,能自我养活、解决自己的麻烦,还要有余热可输出、有余乐可与共。 你有这两条,你就有立规矩、筛选人的资格,因为你在提供福利。 你不能提供任何福利,自己还要向外吸血,你再谈“不堪回首咋办”,那就没啥好办的。 这问题不出在“不堪回首”上。

不战不和会成为俄罗斯与乌克兰局势僵持不下的解决方案么?

作者:q9adg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85575309/answer/290780458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你们知道当年美国是为什么宣布与台湾断交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并承认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的吗? 因为三大原因: 1)中国作为敌人,已经导致美国在朝鲜和越南的两次战略失败。美国开始意识到“这个地球上没有足够的地方能容纳上十亿最有能力的人民处在愤怒的孤立之中”。 只要中国处在敌对阵营,美国的亚太存在的成本就会大到难以承受。 2)中国作为朋友,可以极大的削弱中南半岛和 东南亚 落入苏联的直接控制的风险——而这正是越南接下来的打算。 3) 没有中国的协调,美国无法体面的结束越南战争。 为这一点,越南至今仍然指责中国在巴黎和平协定上向越南施压,强迫北越签字。 这个协定给了美军60天时间“有序撤离”,只留下南越政府和北越“和平停火”——当然最后的结果我们都知道了。 So…… 俄乌战争的解决的关键事件会是啥,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不用跟我辩论“冲动的年轻人是正义不可缺少的先锋”。

作者:q9adg 链接: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解释一下我的基本看法。 首先,我的答案是天生具有筛选性的。 任何认同这些答案的人,对社会、他人乃至人类的正面价值就是无可置疑的。这不是自吹自擂,而是有数学保证的。 那么这些答案的人第二个意义就是要帮助你赢得社会游戏。 帮助你最大概率的穿透社会、组织、他人的一切合理和不合理的障碍,成为社会的、组织和他人的领袖或中坚伙伴。 从而帮助你们以最小的代价、最少的风险,获得最强的影响力。以便将来由你们来掌握这个世界的规则制定权、掌握世界的未来。 这是一个极其艰巨的任务,但你们之中将来必有人会成功。 我说的是超越乔布斯、马斯克、比尔盖茨乃至普京、默克尔的成功。 要获得这种成功,稀缺的从来就不是善良、正义的冲动,而是善良、正义的冲动,但却狡猾如蛇、坚忍如鳄鱼、敏捷如猎豹、驯顺如鸽、耐劳如马、耐心如象的人。 是在未成年的时候就不再以未成年自居的人。 当然,没人可以剥夺你在未成年时利用未成年特权的权利。 但是社会只会、也只能由成年人——而且是最成熟的成年人——来掌握。 我不赞同任何支持、纵容人“多当几年小孩”的行为,不论这种行为打出多正义的旗帜。 再说一遍——要实现正义,稀缺的从来就不是正义——不成熟的正义冲动比海滩上的沙都便宜。 缺的是成熟。 不用跟我辩论“冲动的年轻人是正义不可缺少的先锋”。 你直接建立一个由这种人组成的团队去实践就行了。 到时候你就知道为什么这不成立。

男生当场抢走教授话筒,批判其崇洋媚外,并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件事你怎么看?

作者:q9adg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85002834/answer/290489496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礼貌的愤怒# 可以理解这位同学的想法,但不太赞同他的做法。 他其实可以举手提问,然后把自己的看法融入到自己的问题中去,请对方回应。 这样直接冲上台去抢夺 麦克风 ,不是呈现自己想法、达到自己目的的最好选择。 谁都会觉得自己的行为很正义,但非常确认“自己很正义”、确认“敌人很邪恶”,哪怕决定要发起斗争,也要考虑好方法。 比如我们觉得美帝国主义很邪恶,也并不会赞同你看到拜登就蒙面去揍ta一顿,或者在接待他访华的时候把他从楼梯上推下去。 这里很多人忽略这一点,只是因为觉得ta是“我们的人”,于是想要给ta特权,希望看到ta不受任何规矩和程序的约束。 但这有两点问题: 1)人类最大的成就,并不是飞机高铁,而就是这些规矩和程序。没了规矩和程序,飞机会从天上掉下来,高铁会开进湖里去。 以破坏这些规矩来实现的价值,对于整个社会而言,基本上客观上都是捡芝麻、丢西瓜。 2)对于破坏规矩的当事人自己而言,往往得不偿失。 社会给你的掌声,没一两个星期就会消失。按照乐观的可能来考虑,也就是你没有受到任何惩罚,还白白获得了一个“英雄“称号,接下来的剧情是什么呢? 是学校也罢、老师也罢,对你“另眼相看”。 你会戴上“危险因素”、“ 不可控因素 ”的帽子,而且恐怕摘不下来了。 这不代表一定会对你搞什么“ 报复 ”、“迫害”,但是肯定代表一定的警惕和防范。 没准你下周就在升旗的时候冲上去夺校长的麦克风怒斥ta“非人性教育”,这谁说得准? 这些警惕和防范,会结出什么样的果子,难以乐观。 这样你再看——要同样达到目的,现在这个“愤然”的方案,真的是最好的选择吗? “我很正义”这根本没什么奇怪的,人人都会这样认定,每个人都认为自己追求的非常正义,也很自然会认定违逆自己目的的所有对象都是邪恶和令人愤怒的。 真正稀有、珍贵并会受人重视的,不是你的正义、也不是你的冲动,而是你的明智。 任何理由,都不足以为无谓的破坏辩护。

对前苏联正确的评论是什么?

作者:q9adg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21517381/answer/290429127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对苏联的正确评价,只有建立在对资料的直接掌握上。 如果你仅仅是从欧美的纪录片或者电影电视剧里面了解苏联,那么你的结论是没有意义的。 因为在同样资料里面,你自己就是天天吃狗、吃婴儿、活取人脑、给少数民族绝育、制毒贩毒……的妖怪。 说点直白的,这问题下大部分的答案都是根据西游记评价 唐玄奘 虐待动物,根据三国演义批评张飞没文化。 有人老觉得这需要很复杂的挖掘。 其实垂手可得: 有哪些好看的前苏联电影? 449 关注 · 38 回答 问题 办公室的故事 ​ b23.tv/qxx0ZyJ 最直接的苏联人平时看的电影电视剧,自己先看看。

成年人的世界还会有义无反顾的双向奔赴吗?

成年人的世界还会有义无反顾的双向奔赴吗? - q9adg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81983705/answer/2904014884 # 双向奔赴 # 只有两个都打算跑全程的人,才会真的实现“双向奔赴”。 盘算着靠双向奔赴省去一半路程的人,总是隔着最后三百米发短信分手。 Yet another poetic irony.

女朋友以前是小姐,骗了我三年,我该怎么办?

作者:q9adg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93989082/answer/290329371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多余的问题# 这事我不代表别人,也不作为一种典范来让你们学习,只谈我自己的原则。 这事换了是我,我虽然承受力远超平均水平,但一番大痛苦也免不了。而且我也没有把握最后就能承受住这个压力和纠结。 坦率讲,这种所谓的“ 纯洁观 ”我从理性上是根本不认同的。但是作为文化的产物,我绝不会认为自己可以免疫于这种精神痛苦。因为在我的理性发育之前,这种本能的羞耻感已经提前写入了我的意识底层,这不是后续的自我反思就能轻易清除的。 正因为我非常清楚我 大概率 受不了, 所以为了保证这类事情不妨碍 我爱你 ,我绝不从任何别人那里打听、好奇你的任何信息——有任何人自称要告诉我什么关于你的消息,我一概打断不听。 也绝不不经你的同意去刺探、 窥视 甚至追问你任何不想我知道的事情。 我解决问题的方向,不会是对你提高要求,而是减少这类挑战出现的概率。 我爱你是一件已经确定的事,这是改变不了的。 你不是个神仙,只是个人,那么你会犯错犯蠢都是无可避免的。这都是不必等你犯了错、出了事才“恍然大悟”的“不见得”,而是只要是人就已经必然确定的事实。 而且人会犯多大的错,坦率讲,这不全取决于人自己,一半以上其实是看人生际遇。 所以从一开始,爱就清清楚楚的意味着我必须做好准备因你而受一切难以意料的辱、不能预测的损,而且不能指定其上限。 这是理所当然的代价,我既然说了那几个字,这个我早有理性的准备。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事,老去苦苦探听、死死防范,有什么意义? 这就像已知困守必死而决定冲出战壕的士兵,却要去苦苦追问军医打中肺有多疼、打中腿下半辈子要怎么过。 这些东西知道越多,只会妨碍我跳出战壕的勇气和冲锋的速度,只会让增加我因为犹犹豫豫被 机枪 毫无意义的打死在水坑里的风险,我为什么要去做这种蠢事? “你不够好”,不是停止爱的理由。 所以,“你曾经有多不好”,是个多余的问题。

德国经济感觉面临崩溃的样子,是吗?

作者:q9adg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8722898/answer/290318634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 德州 # 换个角度看,欧洲目前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片行省。只不过这些省长、州长是由美国通过操纵其境内的媒体、教育和经济来曲折的指定。 这样看你就明白德国甚至欧洲面临的问题是什么了。 以前天下太平的时候,欧洲在帝国中的地位约等于中国的东南沿海,是离市场和资源最近的地方。 现在帝国打算和“ 敌国外患 ”决裂、准备 刀兵相见 了,那么这些 边境贸易 城市就一下成了离敌人最近的地方。 帝国给它安排的角色,就一下从“上海”变成了“藏南”。 京城决定要把产业布局从大西洋彼岸搬回去,其实跟中国当年为预防战略打击而把产业从东部、北部转移到中部西南的“大三线建设”用意相当。 差别只是中国是大一统国家,说“抽调骨干加强 三线建设 ”只需要一声令下。而 美帝国 却是一种非正式的羁縻关系,需要靠不断的驱动媒体操纵各行省的舆论来执行。 欧洲的困难,如果京城打算全力支援救济,当然是可以解决的。 问题是,本来就准备拿来 坚壁清野 的地方,为什么要去 赈灾济荒 ?灾荒正好可以作为再安置的完美理由,连安置费都可以省了。 德国——乃至欧洲——面临的问题,不是天灾,而是人祸,是历史的抉择问题。

《狂飙》中为什么高启强做的一切都没有骗到指导组?

作者:q9adg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81147435/answer/290159164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大芭蕉扇# 说句直白的——中国的制度设计,就已经为纪委监委这类机构的行动能力做出了保证。 说句神通广大也不为过。 以现在官方对数据的掌握之深,对各种 反侦察 技巧的见识之广,凡是稍有规模的地方势力,都不要指望“骗过指导组”。 地方势力要自我保全,只有一条活路——低调做人,不要往小名单里挤。 你在早期混乱时期凭原罪起了家,已经得了便宜,那么后面要知道老实一点,不要拿早年那些特殊时期的特殊情节当“经验”,不要上瘾,那么你很自然就不会越搞越黑,越搞越毒。 你自然就不会在小名单上。 那样,只要再有一点运气,你有足够的希望熬过追诉期,或者等到政策变化、既往不咎。 但你要是拿那些狗屁倒灶的鬼伎俩当经验,不断的拉官员下水、靠见不得人的手段当核心优势。那你想瞒天过海只手遮天,靠截访和 打击报复 来高枕无忧,那完全是想多了。 民怨沸腾,手眼通天,你根本截不住。 一旦引起了足够的民怨,小名单几乎上定了。 进了小名单,以现在的制度设计,要灭了你根本不是问题。 什么“巧妙安排,让人顶锅”、“掩盖证据,钻法律空子”、“分拆危险业务分散风险”……等等等等在西方电视剧里看来的所谓“法律技巧”,在中国这类强力部门面前都是给自己提升名单级别的找死行为。 本来分配在你头上的资源就这么点,你认栽、认罪了就罢了。 你要是开始搞什么串供、威胁、烧凭证、灭口、搞舆论之类的招数,那么资源就会集中到你头上来。 你就是八百里 火焰山 ,也有 涡轮增压 的芭蕉扇给你扇熄火。 你要知道这是掌握着 一百万亿产值 的国家机器用制度设计赋能的直属打击力量。 真要跟你较真,你就是 本拉登 都会被挖出来。想靠你那字都不认识几个的兄弟和这种实力斗智斗勇,实属心里没数。 做这个指望本身就意味着你本身失去判断力了。 只有一开始就避免成为ta认定的敌人,这是唯一的自保之道。 一旦被认定为敌人,就别指望靠什么技巧骗住或者靠什么技巧镇住ta,这属于 不识数 级别的愚昧无知。 在监察部门面前“展示实力”,抖机灵,搞什么“ 下马威 ”,甚至公然叫板,这属于脑子没活醒,该着蠢死。 高启强 从带调查组访问幼儿园养老院开始就注...

狂飙中为什么那么多人不喜欢安欣,我觉得是三观的沦丧?

作者:q9adg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82101957/answer/290019442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 安欣 # 我曾经跟一位老司法一见如故。 他主业是做 司法鉴定 的,就是那种在法庭上作证签字真伪、子弹是不是这把枪发射这类的专家。 一见如故 到什么程度呢?他告诉我,他从业三十年,我是第一个下班坐他车的陌生人,他自己都觉得很神奇。我告诉了他这个例外的秘密——因为自始至终,我都没有问过他“怎么称呼”。 换句话来说,他并不会因此而又被“粘住”的隐患。 因为我知道以他的工作性质,他对和业务客户有任何私交、甚至办公室外的任何接触都极限的敏感——他一句“不相符”就可以涉及上亿资产的归属、十几年刑期的增减,很自然会有无数人挖空一切心思想要影响他的结论。只要留一丝的缝隙、一丁点的可能,都会被人利用来称兄道弟、勾肩搭背、威逼利诱。 为什么说这个?这个和安欣有什么关系? 关系在于——安欣不知道、不尊重“不涉私交”这个忌讳。 他不是管片民警——管片民警和群众有一定的交往接触情有可原。 他是 刑警 。对于刑警,这类私下照顾、接触、干预,是 致命的错误行为 。 某种意义上,其实是他滥用影响力,把 高启强 害了。 仅仅是因为他公开展示了私交,高启强就被唐家兄弟甚至周围的邻居熟人盯上,被利用来借势了。 从那一刻开始,高启强其实已经被推入了恶性循环的轨道。 说得好听是借势,说得不好听就是窃取公权力,这必留隐患。 隐患生阴私,阴私生忌讳,忌讳生杀心,杀心生恶孽。 其实高启强哪有机会改道? 第二个问题是退 孟钰 的婚。 这种名为“保护”,实则蔑视对方人格的行为,着实可耻。 这根本不是什么高尚,而是懦弱和傲慢。 其实这个剧编得漏洞很多,真要较真浑身是问题,别的就不评价了。

为何很多人讨厌马督工?

谈不上讨厌,因为看得少。 一点建议是——要避免提出的解决方案比尝试解决的问题更致命。 如果这类现象太多,难免给人负面观感。 而这类现象在马前卒的内容里频率很高。

建设核电站对周边有什么危害?

作者:q9adg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616698/answer/290017827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 核电站 的风险# 核电站对周边人最大的威胁一直都不是所谓的事故风险或者环境污染。 而是在战争时期、动荡时期可能成为敌国、叛军、内奸的攻击目标。 这些设施在正常情况下是没有太大问题的,现在的安全措施基本上都是被动式的——也就是要维持运转反而需要大量的人为干预。一旦没有人去干预,所有的 反应节点 都会被自动截断停止。 设计的 安全冗余 当然是很大的,甚至可以说足以抵挡已知的常规武器的首轮攻击。 但是 你怎么知道不存在未知的武器 呢? 并且,既然核电站在这里,作为一个高价值目标,它也会吸引攻击。这些攻击被拦截或者自己打偏,对周边地区也是严重的威胁。 危险主要在这方面,所以核电站终究还是要远离人口中心。

你每天努力工作,却发现和领导关系好的,混日子的却比你拿的多,这样的努力还有意义吗?

作者:q9adg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83009863/answer/290015956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 奸佞 # 大多数这样的认定都是错的,只是高估自己和低估别人的结果。 就举点你眼么前的例子—— 你看对 赵立冬 曲意奉承的人多不多?很多吧? 难道谁说几句好听的话都可以得到好处? 得到好处的那几个人,无论是徐江、高启强、 蒋天 还是那位秘书,都只是会说好听的话、“混日子”吗? 那都是要刀头舔血、火中取栗的。 所谓的“关系好”,其实只是对“我愿意火中取栗”的表态。 “火中取栗”不是发挥学术能力写个LLM大模型,而是这事没什么难度,就是风险极大。 需要你愿意以身犯险,自行将所有危险集中到自己手里,到了对景的时候说“都是我干的,ta完全不知情”,拿自己的人头去分担领导的风险。 是这些东西换到了优待,这些东西是要拿命搏的。 这么说吧,能拼了命搏这个的人,一般不会算 微积分 、也不会python。 但凡有点实在的本事能卖力气求活,一般人都不愿意拿命去博这种“富贵”。 你现在赚五千?来,工资给你涨到一万五,但是代价是将来出事你去坐牢,你要做的全部工作,就是每天在指定报告上自愿签字。 你做得到,董事长对你都会 和颜悦色 , 称兄道弟 。 你做吗? 你做做看。 一个星期不到你就开始失眠,看到制服都哆嗦——多出来那一万,将来给你看 心理医生 都不够。 说直白点,这些位置是为那些没有活路的人准备的。 就算你用各种奉承阿谀的姿态表示愿意火中取栗,只要领导们不是白痴,也根本不会用你。 你不绝望到那个程度,那么给你的机会你就珍惜不到哪去。你只是想占点便宜,一看到点风险和压力,你就要 打退堂鼓 了。 你没能力、没狠气去面对那些威胁和压力, 一旦真信了你,安排你干任何带点敏感性的事,到时候睡不着的就是领导们自己了。 不但没解决问题,还制造了问题——回头还得再找人去 力水 灭你的口,麻烦到非常。 你有这种抱怨,就意味着你根本不清楚“和领导处好关系”到底意味着什么。 你根本没这个“逢迎拍马”的能力,不是你不够无耻——坦率讲,既然能说得出这种抱怨,在这方面真别高估自己——而是你受不起自己争取来的“机会”。 趁早死了这条心,学好你的python和excel。 少废话。

老天对一个人能残忍到什么程度 ?

作者:q9adg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17022439/answer/289957708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残忍的极限# 老天对人类“残忍”的极限仅仅取决于 物理定律 。 凡是物理上可能的,都是可能发生在你头上的。 你想知道这个极限,最有效的办法是去学 物理学 ,而不是看“悲惨故事总汇”——难不成就因为还没人写过,某件物理可能的倒霉事就不可能会发生了吗? 上帝在安排世界的剧情的时候,并不会考虑“惨不惨”这个变量,ta基本上只考虑ta自己的剧情需要。需要你掉进电梯井里摔死来推动下一步剧情,那ta就会这么写。 在ta眼里,你这只不过是演员卸妆下班,有啥大不了的惨不惨。等你卸妆下台了,你也会发现之前的 撕心裂肺 主要也是入戏太深。 至于你受不受得了,这个是你自己要努力解决的问题。 受得了,享受“受得了”的福利的是你自己。 受不了,承受“受不了”的恶果的也是你自己。 不用说, 让自己随时准备承受一切物理可能,这是获得平静心态的基本功。 平时多做一点设想,不要老靠“这不可能”来搪塞这份家庭作业,对于抑郁症有非常好的 免疫预防 作用。

曾经善良的人变得愤世嫉俗,我该怎么对待他?

作者:q9adg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84370564/answer/289706182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助怨# 这么说吧,谁变得 愤世嫉俗 ,怨毒满腹,你最好的选择都是远离ta。 这不影响存续状态的 契约关系 ——比如你欠对方债,那还是要还的,甚至最好还要快点还。 存续中的合同,也必须执行,甚至要更加严格的执行。 但是关系是必须要拉开的。不要因为交情、同情而有任何的纠结。 落难而不愤世嫉俗,不满腔怨毒,那么你落难反而会是最好的投资你和投资自己的机会,聪明人会非常积极的考虑抓住这个机会大力买进。 所谓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这是世界上门槛最低、回报率最高的生意,岂能轻易放过? 但是一但你愤世嫉俗、满腔怨毒,那么对不起,不管你是落难造成的、还是别的什么感动天地的原因导致的,也不论你是不是仍然财雄势大、奇货可居,合理的选择都是拉开距离,收回投资。 这跟原因没关系,只是纯粹的生存法则。 任何人向恶发展,即为负资产,只会不断的导致亏损。你不及时止损,你就会走下坡路,顺便导致所有受你供养的人付出连带代价。 尤其是,你绝不能帮助任何人建立“越散发恶意越得到优待”的条件反射。 任何人一旦把自己受到的打击转化为怨毒、迁怒于人、去向反社会方向探索,那么你对ta就承担着 拉开距离的义务 。 不用担心这人会怎么样,因为天然存在着救助这类情况的 自然机制 ,而原有关系人因为这类怨毒迹象纷纷拉开距离,造成了ta的生存危机,是这整个机制的第一步。 第二步是这人迅速发现了自己的危机,开始非常慎重的考虑对那些自己新接触的、还没有被这些 怨毒信息 破坏关系的人发出什么信号。 那些并没有见识过这些怨毒的人,自然会给ta新的机会,帮助ta发展新的人生道路。 尤其是这一推一拉,会最大限度的促使一个人觉醒,意识到无论你遇到什么事情,都不是你以恶为业、 弃善向恶 的合理理由。 因为 天理不容 。 这个天理不容不是通过什么神奇的勾魂使者、因果巧合来实施,而就是通过“ 怨毒即流放 ”的简单社会法则的贯彻自动实现。 你怨毒,所有接收到信号的关系都会受损,只有没受到污染的关系能留存。 你只有抛弃怨毒,你才有可能建立和培育关系。 就是这么简单。 一旦一个人通过社会协调一致发出的明确信号理解了这一点,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