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八月, 2022的博文

德军疑似对华秀肌肉称能一天之内抵达亚洲,德媒警告「别矮子强装巨人」,德军实力如何?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来源就不提了,我军与外军交流的基本观感结论是: 美军条令全面,纪律严明,仍然很强。 印度特种部队士气高昂,训练水平不低,不可轻视。 法军(除外籍兵团)、德军、英军……缺少军人气质,基本不足为惧。 评价最高的是美、印。

如何评价动画电影《新神榜:杨戬》?

这两年中国电影工业水平有了一个很明显的提升。 出品效率和品质已经很及格了,而且已经有了高效工业的感觉。 可喜可贺。 幻想类电影是个金矿,能进入这个领域站住脚,未来可期。 剧本还有待加强,但老实说已经不比漫威迪斯尼那些剧情更无脑了。 期待进一步努力。

俄罗斯莫斯科州发生汽车爆炸,俄知名社会学家亚历山大·杜金之女身亡,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作者:qadg9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49311603/answer/263864313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暗杀# 打破暗杀禁忌,只会有利于更擅长暗杀的一方。 论“被民间怀恨在心”,恐怕乌克兰的各位部长、议员比安倍晋三更招痛恨一百倍。 多少人家破人亡,而他们却脑满肠肥? 这里头本来俄罗斯能做的手脚就多了去了。 更何况俄罗斯如果要动手还用不着汽车炸弹,只需要准确的位置情报而已。 只不过如果进入了定点清除对方要员的阶段,乌克兰可能永无宁日了。 坦率讲,这事乌克兰当局搞不好是无辜的——他们怕是没这个胆子。

站在鸡蛋的一边就是正义么?

作者:qadg9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3322704/answer/263863664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铁鸡蛋# 这有一个很有趣的问题。 如果仅仅因为“以卵击石”,就无条件的站在鸡蛋这一边,那么就要回答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 本拉登够不够以卵击石?本拉登算不算鸡蛋? 几乎所有的恐怖分子和犯罪者都可以确定是在以卵击石——不然为啥搞恐怖袭击? 于是要全部无条件的站在ta们那一边吗? 其实,你们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政府和民众,哪一边更像鸡蛋? 要知道,“民众”可是已经存在了上百万年。 众所周知,政府动辄崩溃破败,人类文明史这几千上万年来,所有为人知和不为人知的大大小小的“政府”倒塌的何止千万。 而同样应该众所周知但却被人熟视无睹、浑然不觉的事实是——如果你正在看这篇东西,那么至少你的家族血脉已经压倒了历史上所有倒塌的政府。 70亿大赢家。 坦率讲,美国在战后操纵世界舆论塑造了极其强大的“反政府”文化意识,日本是其中受毒害阉割最深刻的国家之一。 出于“防止军部复活”,日本文化界在战后事实上只被允许宣扬反体制、反集体、反组织,日本人在这个问题上已经丧失了基本的认知基线。你看看日本的动漫都是些什么陈腔滥调——全是勇者少年带领村民反对魔王/王族“暴政”。 ta们实际上忘记了,从一般历史现实来看,与民众相比, 政府/组织才是更脆弱的一方 。 一种秩序要建立和维护,需要的条件极其苛刻,要崩溃和沦丧却可以在一夕之间。 人们在噩梦中所想象的“无所不能的永恒邪恶暴政”,客观上根本无法稳定存在。 史上最强大、最有执行的政府,如果真要仅凭自己的暴力机关与自己所辖的民众为敌,到目前为止,没有政府最终胜利的先例。 这甚至在数学逻辑上不可能的。 但是反过来,秩序和管理却可以轻易的因为谣言和干扰发生重大的危机。 它事实上脆弱到了这样一个地步, 如果中间民众仅仅是袖手旁观两不相帮,“高墙”往往也很难战胜那些自称“鸡蛋”的少数人 。 如果中间民众真的都去不分青红皂白帮“鸡蛋”,结果几乎是确定无疑的——“高墙”非常容易崩塌。 谁真的天真到以为“鸡蛋”——尤其是那些“鸡蛋代言人”才是弱势群体——谁对历史就缺少基本的常识。 事实是“高墙”若不得到中间民众的大量帮助,只要极少的“鸡蛋”就足...

如何评价“人人持枪,他才不乱”这一观点,有其合理性吗?

作者:qadg9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36302789/answer/263798247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童年往事# 我一再说过,持枪的效果和人口密度是直接相关的。 人口密度低,自由持枪降低治安成本。 人口密度高,自由持枪抬高治安成本。 一旦一个国家允许自由持枪,意味着它的人口密度会出现一个较低的上限。哪个地区限制持枪,哪个地区才能把这个上限顶起来,实现更高的城市化,提升市场效率,支撑更复杂的经济合作。 限制得多深,就能顶得多高。 这也意味着一个已经达到高密度的社会,是不能贸然放开持枪限制的。放开了立刻会对人口发生排挤作用,效果和“突然一场核泄露导致三分之二的房子无法居住”没有本质区别。 持枪人群的个人安全空间和预警距离客观的要比禁枪的社会大很多。这是生死攸关的客观限制。最多经济好的时候稍微缩小一点,经济差的时候略微扩大一点。但这个差距是等级差,不是这种波动能抹平的。 简单来说“持枪改善治安“,只对美国、澳洲这种“新大陆”国家比较适用。 而即使是它们,其实也在局部的(例如大城市)越过适用红线。它们不太可能永远的地广人稀。 失去了地广人稀,国家真正的成年了,就知道这只是童年国家的特殊福利而已。

有哪些常见的类似「何不食肉糜」的言论?

作者:qadg9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766584/answer/263713583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肉糜# 这种评价总是出现在一些自认为是弱势、底层的人评价别人为穷苦人出谋划策对ta“没用”的时候。 为什么说是“自认为弱势、底层的人“呢? 因为真正弱势和底层的人,是既没有这份气力、也没有这份傲慢去攻击别人不够有效的帮助的。 既然还有这份气力,意味着当事人还觉得自己“比下有余”、“行有余力”,远没有到走投无路的时候,还有充分的挑拣帮助、苛求“扶贫服务”的余地。 这意味着ta根本就不是什么穷人 ,ta只是在想象自己是穷人,好混进穷人的阶层里,尽情享受“穷人”的伦理特权——既免受指责,又可以“无后果”的抱怨。 更荒唐的是——别人为穷苦人出了个不太适用的主意,ta上去把出主意的人怒骂一番,这个行为本身恰恰正是 替穷苦人安排了“只准食肉糜”。 而ta们自己砸了人家的稀粥,还没见ta们自己端出一碗肉糜来。 ta们是“只准吃肉糜但别找我要”主义者。 “只准吃肉糜但别找我要”比“何不食肉糜”何止恶劣百倍? 真正的穷苦人,对任何一点善意——包括哪怕不够有效的善意、掺杂着私欲的善意、三心二意的善意、经不起考验的善意——都不会有这种恶形恶状的扑咬。 这道理很简单—— 1)还在帮你想办法,总比根本不为你想办法好。 其实根本就没有谁真的有义务一定要为你付出任何额外的心思和时间。 真正的穷苦人们 早已深知,任何关注,无论是否有效,只要仍是善意的姿态,都好过对自己无动于衷、视若无睹。 ta们深刻的知道这个世界到底对真正的穷苦人有多无情。不给自己好脸好待,甚至干脆直接作践乃至打杀,都几乎不会有什么后果。 命如蝼蚁,身如飘萍,无声无息消失,无人寻找和追问,反而会有很多人松了一口气,如释重负,这才是真正的穷苦人时时刻刻都清楚的常态。 不关注我,凌辱我,杀伤我,其实是没有后果的。我没有能力反抗,也没有力气报复。我如果敢有什么动作,一定会被报案、追捕、判决的。 我请不起律师,也说不清案情,也没有人会相信我无辜。 而且我饿病已久,早已看不清、听不明,挣扎不动了。 还愤怒什么,反抗什么? 人一眼都不看我,是没有错的,因为我自己看我自己,也觉得绝望和压抑。我自己都不想关注我自己。 我自己...

如何看待谭嗣同称“幸而中国之兵不强也”?

作者:qadg9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7380471/answer/263708372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疾在肠胃# 这段话没有什么神奇的意思,不过是说中国的国力基础远胜过西方列强,而他并不觉得他所在时代的中国人是很温良恭俭让的民族。假设中国拥有了列强的技术能力,那么以中国的国力基础,世界各国和 准葛尔 的命运估计相同,会被暴力征服和吞并。 如果你从这段话往什么“幸亏兵力不强所以对内镇压才不严重”的方向解, 第一你语文不及格,这不多解释了。 第二你历史不及格——谭嗣同又不是起义失败的革命党,他是简在帝心的新政要员、不折不扣的体制核心的一部分,他怎么可能觉得“过强的镇压反叛的能力”是一个问题? 清朝同治四年农历二月十三日(公元1865年3月10日),谭嗣同出生于北京宣武城南孏眠胡同家邸中。[1] 他的父亲谭继洵时为朝廷官员,曾出任户部郎中、甘肃道台、湖北巡抚等职。 谭父是清政府的督抚级的高官,已经是地方官的极品。 1895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他异常不满,努力提倡新学,呼号变法,并在家乡和欧阳中鹄、唐才常等组织“算学社”,聚集同志讲求钻研,同时在南台书院设立史学、掌故、舆地等新式课程,开湖南全省维新风气之先。[3]1896年2月入京,结交梁启超、翁同龢等人。 之后,他父亲为他捐官江苏候补知府,供职江宁。[3] 他自己31岁就是候补知府,已经是官身。 1896年底重回金陵,闭户养心读书,成《仁学》2卷。[4](梁启超言,谭嗣同曾两渡台,其所著仁学,初题:台湾人所著书)1897年,他接受了湖南巡抚陈宝箴邀请,和唐才常等人设立时务学堂,筹办内河轮船、开矿、修筑铁路等新政。[4]1898年,创建南学会、事务学堂、武备学堂、4月和唐才常、熊希龄等主办《湘报》,积极宣传变法,成为维新运动的激进派。[4]维新运动时期,《湘报》和上海《时务报》、天津《国闻报》三足鼎立,是全国最有影响力的三大维新报刊。[4] 同年4月,得翰林院侍读学士徐致靖推荐,被征入京,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 ,与林旭、杨锐等人参与新政,时号“军机四卿”。[5] 如果你说他父亲为他捐官算包办强迫。现在他自己谋了个四品卿军机章京。 当宫中后党密谋政变,光绪帝传密诏康有为等设法相救时,即“ 拔刀以救上...

请问您是如何理解命运的?

作者:qadg9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12892991/answer/263707059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事无定数# 人的生命只有惯性,没有命运。 人生更像航船而不是火车,有风向、有航向,但没有轨道。有目标,没有站点。 你下一秒钟做什么,只是不太容易明显改变你下下秒的状态,但却对三个月或半年后的你完全可以有重大的颠覆性影响。 所以你永远不必考虑用“ 这是宿命 ”“命中定数”这类说辞否定未来的任何可能性或者回避你需要承担的责任。 上帝没有提前划定你的命数,你也没有什么“宿命”,祂并没有在宇宙爆炸开始就确定直到宇宙消亡的每一瞬间的所有粒子的状态。 祂是随时随地即兴发挥的,只是这种即兴发挥没有影响物理定律的有效性罢了。 这就是正确答案,一次解决,不必再问了。

我让孩子认现在的老公做爸爸,前夫知道了不给抚养费怎么办?

单从你的角度讲,你如果起诉法院应该会给予支持,一般也不见得会按当地最低水平作出判决。 但在另一方面,前夫要求探视,法院应该也会支持他的探视权。 你也没有权利剥夺他的探视权以及对子女证实身份的权利。 一切依法办事就是了。

是否需要告知面试公司过往的精神病史?

作者:qadg9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33162231/answer/263692890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精神病# 如果有确诊记录,而对方是比较规范的企业,估计在资格审查阶段绕不过去。 这个问题其实问自己的确诊医院比较好,ta们会比较清楚这个报告口径在哪里。一些类别的精神病ta们有披露义务,你问问你是否属于这个分类。 这里说明一下精神病患者的职业生涯问题。 精神病患者适合从事远程合作的工作,例如网络接单制作定制手工艺术品、翻译文档、撰写网文等等这类。不与顾客和团队成员直接接触,也就没有多少这类报告的义务。 另一类措施是练好某种专业手艺,然后找一个经纪人、代理人,由这个代理人代为和客户打交道。这个代理人则长期和自己来往,懂得怎么和自己合作而不至于刺激病情。这样这个代理人可以缓和直接和客户接触的精神压力。 精神病并不意味着你没有出路了。 出路变窄,有时还有利于人摆脱无谓的诱惑,破釜沉舟练出好手艺,反而容易出专才、奇才、鬼才。 不少大艺术家“患有精神疾病”,这并不见得全是负面的,也有可能是一种特殊的赐予。 保持乐观,勇往直前。

贝壳研究院就《2022住房空置率调查报告》道歉,称数据不准确,反映出哪些问题?

作者:qadg9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47914522/answer/263600124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空置率# 有这么一个问题——贝壳有什么能力确定一间房屋三个月没人居住? 不错,可以从水电消耗上做判断,但这个数据 贝壳有什么资格和能力去大规模调阅 ? 难道是让“一线人员”们去挨家挨户观察? 这个信息可是极其敏感的公民隐私。 隔壁家里最近三个月没有人住,哪怕作为邻居,我们自己都未必完全清楚。但是一家租房公司却言之凿凿的自信它很有把握的知道。 这信息,属于小偷们最关心的敏感情报。 请问,你怎么知道的? 还是说,是根据挂在自己手上的出租屋多长时间没有成交来判断? 那么贝壳是自信一个城市所有的出租房源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了?你是承认自己爬取了安居客、58同城等等租房网的全部数据了?这可是违法行为哦? 贝壳的法务和公关水平不合格,这件事真较真起来,它要脱一层皮。 不过贝壳其实不是这里关心的对象。 坦率讲,中国的城市空置率高是可以预期的,将来很可能显著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道理并不在于“房地产市场萎靡”。 而在于 中国的房地产建设本来就存在严重的偷容积率问题 。 你们自己印证一下——你们小区是不是一大堆28层的一梯四户甚至六户?还“送阳台送露台送飘窗”?小区内部路仅仅两车道还占用大量楼体附属绿地做露天停车位? 你的写字楼是不是次次上下班高峰等电梯就跟等公交一样痛苦? 中午找饭吃是不是耳朵都要被锅碗瓢盆声、买单声、聊天声、抖音哈哈哈震聋? 这就是想方设法偷容积率的结果。 人都不傻,有了一定选择——尤其是轨道交通发达了、私家车多了,人家就不往这人声鼎沸的油锅里挤了。 你不按规划容积率来,拼老命偷出多一两成的房子来,你很有可能在房产鼎盛期卖出去,但最终有没有人住、用、租,还是要看实际体验和日常成本。 也就是买可能有人买,但是住却未必有人住。 到最后的实际效果是啥呢?是把本来可以有的支持性设施、那些绿地、球场、街区花园、附属小学的运动场……掰开揉碎了嵌进混凝土墙和楼板之间去,然后随机的空置着了。 这部分公共资源被分散沉淀到私有财产里去了。 分散切割到这个程度,除非整区拆毁,很难再被释放出来。 最后会平衡在一个“绿地不足、道路拥挤、房屋空置”的尴尬状态。 但是房地商...

对于青金石你了解多少呢?

图片
作者:qadg9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17653844/answer/263558571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圣蓝# 这是 青金石 原石: 上面星星点点的金色就是黄铁矿,即所谓的“ 愚人金 ”——FeS2。 坦率讲,黄铁矿这个淡金色其实比真金更雅气。 不过青金石这个气质你自己想想——寂蓝夜空上群星闪耀。 青金石不是一种铜矿石,而是一种 钙钠硅酸盐 ,其性质远比一般的蓝铜矿稳定。而且其色至正至纯,高度饱和。这种超饱和、高稳定的性质,一向是颜料的最好基材。 最妙的是,它又不像蓝宝石、祖母绿那么产量稀少质地坚硬,属于仍然可以负担得起的材料。所以它很自然的获得了视觉艺术中至高的地位。 这个地位有多高? 举几个例子—— 从老处说起。 先看两河文明。 这是 伊什塔尔门 ,古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于公元前575年修建。 尼布甲尼撒二世是个什么人物?他灭亡了古以色列,并将全部以色列贵族、长老、祭司、富人、工匠连同上万平民尽数掳掠为奴。 从公元前586-前538年,整个犹太民族都在这堵城墙的注视之下。 因为被强制迁离故土,以色列人为了防止自身的文化灭绝、民族湮灭,集中了全部的贤哲合力编纂了一本书,名为Torah,摩西五经。这部合集至今仍是犹太教正典。 也是圣经的前半部——旧约——的核心部分。 换句话说,现世信徒多达三十五亿的亚伯拉罕诸教就在这堵青金石铺就的城墙的背后发端。 再说阿拉伯。 这是 岩石圆顶清真寺 ——实际上不是清真寺而是圣殿。 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火药桶,因为这座伊斯兰圣殿正修在 以色列圣殿 的原址上。 圣殿是犹太教的绝对圣地,上帝的居所。圣殿被毁即犹太民族的灭亡,圣殿复兴即犹太民族的得救。 在这地点上修建的清真寺,对 伊斯兰穆斯林 而言又是何等至尊的圣地? 这圆顶所在,被认为是上帝造亚当的地方,也是亚伯拉罕献祭以撒之所,也是默罕默德登霄朝见真主的起点。 亚伯拉罕三教公认的人间至圣之所,看到是什么颜色了吗? ——青金石之蓝。 这圣殿为阿拉伯人于688-691年所建,于1022-1023年重建。到今年,离重建刚好1000年。 它现在在以色列的直接控制之下,以色列有些人随时都在想着把这清真寺炸掉,重建 第三圣殿 。要是ta们真成功了,恐怕引起的祸端胜过乌克兰...

谈恋爱什么时候觉得该及时止损分手了?

作者:qadg9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49743183/answer/263550765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止损点# 当你觉得有一丁点损的时候,就应该止损了。 因为拿一些自己的利益换到了一点经验、教训,或者换到了对方的一点好处,这都是无价的,是正常的以物易物,是赚的。 只有你不觉得这是赚,你才会觉得这是损。 当你觉得这是损,真正的损,哪怕只有一丁点,你也应该止损。 从这个损成立开始,就应该止损。第一损就当止。 止了又不意味着不会再续了,先止了再说。 什么时候觉得这不是损了,什么时候“止止损”好了。 爱和被爱自身不产生任何债权和赔偿义务。 爱无损可言。

感情中主动太累了想放弃了,应该好好告别还是不辞而别?

图片
  #张艺谋想你# 当然应该好好告别啊。 不辞而别搞不好以为你出意外了,会报警的。 别误会啊,这不是温柔什么的,而是说“这样往往得不到你想要的不辞而别的目的”——最后对方身披金甲脚踏五彩祥云,请张艺谋在你楼下拿大喇叭思念你,整个朋友圈和家族都以为你失踪了。 张艺谋想你效果图 赵本山也想你效果图 容易弄巧成拙,属于技术性的不太可行。

如何看待突然火起来的“飞盘媛”?

作者:qadg9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36869830/answer/263469918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自动超人# “以社交、展现魅力获取交往机会为目的参与体育运动”如果属于“不道德”,那么非职业运动员有几个人有资格上球场? 这个行为没看出来有任何法律或者伦理上的问题,这中间有谁的合法利益、正当权益受到了侵害? 它会成为一个问题,本身才是一个问题。 这意味着有人单方面的认为其他人在法律义务之外对自己承担着不可推卸的额外责任,不但可以自行创造这种法则,还可以单独依据这自造的法则宣判有罪,并且径直执行。 这种自动高于ta人的立法权、审判权和惩罚权是从何而来? 依据是什么? 是“我这样做了也没见谁拿我怎样”吗? 是“没有可见后果而这么做作好开心”吗? 真的没代价吗? 你这样做,很多大门会无声的对你关闭。 而荒野里很难找到吃的,且有很多猛兽。 其实,哪有什么“火起来飞盘媛”? 火起来的明明是 对“飞盘媛”的攻击 。

为什么那么多的专家发表这么多让人恼火的言论?

作者:qadg9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45500963/answer/263418141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竟然# 难道只有说话动听的才有可能是真专家? 首先,只有认为“专家讲话都肯定正确”并且“正确的话一定会让我愉悦的接受”的人才会觉得这算是一个问题。 现在, 请问谁愿意出来大声先承认自己相信这两条、主张这两条 ? 你要主张“专家只能讲万民皆服的真理”?怎么做到?成本谁出? 你要主张“真理必须令人折服”?不折服怎么办?真理改一改? 这两条要是你都不同意、不主张,那么“专家竟然讲我觉得荒谬的话”这个问题对你如何成立的? 这就像你买一瓶三块钱汽水外加两块钱雪糕,到结账的时候你发现老板“竟然”收你五块钱。 老板都傻了——“竟然”在哪? 问题来了,你是怎么做到“既不承认自己相信这两条,又觉得专家说话让你觉得荒谬是一个超意外的问题”的? 因为你的理智只是个玩具,只是用来斗嘴取乐,不是拿来真用的。

如何看待福建海域开渔后,鱼虾蟹上岸都需要做核酸?

图片
作者:qadg9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48859980/answer/263374144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这恐怕就是 台媒 炒作的新闻原文。 自己看看吧。 别人家配张图,自己马上跟着起哄。 这么急着相信,为啥? 厦门给鱼做核酸上热搜,鱼会感染新冠吗?专家解读 ​ c.m.163.com/news/a/HF2MRIM90001899O.html?spss=sps_sem 电梯按钮也没有肺,是不是意味着安全无忧?是的话你回家洗什么手? 白菜又没有大肠,它又不会感染 霍乱 ,你洗它干嘛? 注射器又不会感染任何人类的病,消什么毒啊? 空气连个形状都没有,岂不是更安全?你戴什么口罩? 鱼不会得新冠,捕鱼的人会不会得?你以为上岸的时候一定测得出?人家一出海半个月一个月,得了,好了,核酸阴,检不出。 ta第一天捕上来的挨个摸过挑拣过然后冰冷藏仓了。不检,没有检疫手续,你还吃吗? 你以后任何海鲜都不吃了,你家里人你都不让吃了。 你觉得日料店们是怎么倒的?为什么现在全是寿喜锅天妇罗和烧鸟店了? 渔民怎么办?为了成全你的段子破产吗? 你要是吐完槽照样吃 刺身 ,那你吐槽还算心口如一。 你冷嘲热讽检疫,结果真不检了自己再也不吃海鲜了, 那你这就叫丧良心。 站着说话不腰疼,两眼一翻说淡话, 这是基本的人品问题 。 阴阳怪气的人最大的依靠,就是指着ta们的读者比ta们更不在乎逻辑。 跟着这些东西起哄点赞,脸丢得飞快。

如何看待轮椅上的小仙女陈小平因无障碍坡道坡度太高而导致轮椅侧翻,摔倒后重伤去世一事?

作者:qadg9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39962892/answer/263289327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 无障碍社会 # 历史的看,一个社会要实际的达到“无障碍”状态,往往需要经历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即在工业现代化完成后,打一次国家规模的战争。 由此会产生大量残疾的荣誉公民,这些人所拥有的巨大的政治能量会导致ta们的切身利益成为社会的高度优先事务。而工业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一方面意味着人们必然需要大量出行来获得足够的生产生活服务,另一方面也意味着社会能负担得起这些基础建设的成本。 另一个逻辑,就是工业化后一定会爆发婴儿潮。等这一批婴儿们步入老年,就会出现很多非常富有但却行动不便的消费者。这也会激发出公共建筑和商业建筑的 无障碍化 进程。 必要性、可行性、优先性三者皆备,这件事才会被充分而迅速的解决, 如果没有踩到这些历史机遇——要么是社会的自然经济属性仍然太重,以至于人们普遍只在村庄周边几里地活动;要么是没有大量高地位的残疾人,需求难以排上高优先级;要么是有需求,无能力满足,等有能力满足了,需求又很弱势了——那么,这个过程就会非常漫长而且长期虚应故事。 这其实和“社会文明程度”关联并不强烈,并非如被宣传的那样“xx社会良知发达人品高尚”,而是一个非常现实而俗气的社会发展问题。 有一些特殊例子,比如香港。香港实际上是继承了英国这个受过“ 工业国战争 ”洗礼的宗主国的文化影响。 还有一些旅游国家,例如一些加勒比养老胜地之类,则是因为一度这些高地位残疾人是ta们努力争取的客户。 根子其实还是一样。 若没有这个猛烈的历史洗礼,“无障碍”往往会自然而然的虚应故事,名存实亡。因为很自然的就会被认为是“浪费资源”,“反正没人用”而被觉得“就这么放着太可惜了”。

听得到对方的话,是建立交流的基线。

如果Peter改名叫Tom,对拒绝用Tom来称呼、且坚持向人介绍这是peter的人,Tom更可能会持以下哪种观点? a)这人真是老熟人,好朋友。 b)这人尝试通过不接受他人明文表达的意愿来达成巩固关系的目的,好奇怪的思路。

如何看待爆出司马南在美国有房产?

作者:qadg9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48545671/answer/262961384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缘木求鱼# 按照很多人的标准,“真爱国者”应该不能持有任何和“敌人”有关的东西,必须“干干净净”。 要做ta们的同路人,门槛可是非常高的。不能有任何出身、学历、履历、历史、关系、资产……甚至生活习惯、饮食口味、审美趣味上的污点。 这是一种神奇的行为方式——在明知形式险峻、力量不够充足的前提下,把盟友的门槛抬到天使那么高。 从这个行为上看,哪里像需要帮助的一方,倒更像实力无限,生怕盟友太多了的一方。 这从数学上是显而易见的荒谬,从政治上是显而易见的幼稚。 纯站在你们的立场上说哈——正确的“斗争逻辑”——如果这算得上斗争的话——难道不该 是“别人不能这么做,尤其是站在我们对立面就更不能这么做,但是你如果站在我们这一边,那就可以有特权,就可以这么做”吗? “骂我的就不能持有美国资产,不骂我的、向着我的就可以持有”。 哪怕从最朴素的逻辑上看,这种思路也要比“站在我这边就这个那个都绝对不行不然就杀无赦”强点吧? 虽然我根本就不赞同这种过家家式的拉帮结派式爱国。 但是这过家家也过得太荒腔走板、拉帮结派也拉的太南辕北辙了吧? 采取的策略和自己的目标方向完全相反,根本对自己到底是在输出帮助还是伤害没有基本的判断力,眼睛只盯在自己的情绪快感上。 这样的人,干什么都是缘木求鱼,在哪都是负面要素。 凡事多算算账。

为什么有人会认为中餐天下无敌?

中国菜不是天下无敌。 毕竟所有其他国家一起上,我们还是没把握稳赢的。

部分中国人痛苦的家庭关系的根源是什么?

作者:qadg9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91193236/answer/262688696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痛而不苦# 你们有没有想过,理想的、正常的家庭关系可能本来就有应分的痛苦? 痛苦为什么肯定不是健康的家庭关系里的一个合法成分? 是根据什么理论,这个可能性被如此确定的排除了? 很多人在基于这样一种基本假设做价值判断——“有痛苦发生,就意味着不健康和不正常,就意味着存在理应被追究的过错和罪恶”。 这个假设为什么如此天经地义,毋庸置疑? 你怀疑过它吗? 如何证明不存在“没有任何过失的痛苦”? 证明一下? 人痛苦的根源,我是说追根到底的根、溯源至始的源,其实是没有能力接受自己只是历史的客体和仆人,而不是历史的主体和主人。 所以屡屡的、不断的被“历史无视我的期望”的事实挫败、击打,生发出焦虑、恐惧、愤怒、无力和沮丧。 所以痛苦。 父母、家庭、师长、政府、雇主、敌人……其实只是人没能发育出这自觉前被迁怒、被欺凌的替罪羔羊罢了。 在你没有改变这个迁怒的本能之前,你的痛苦总会找到一个“根源”,你总会以为去“打击”、“反抗”这些“根源”是所谓的“努力”。 而你又会因为这“努力”的实质徒劳而次生痛苦,利滚利的痛苦。 又为了这利滚利的痛苦,加倍的仇恨这些替罪羔羊。 徒劳生痛苦,痛苦生徒劳。 所以这痛苦的根源到底是什么? 是信奉“为痛苦找到责任人然后打死ta就可以不痛苦”理论的 你自己 。 是“痛苦皆有责任人”这个理论。 何时你明白,何时你只痛不苦。

四川彭州男子用脊背为孩子挡洪水,不幸被冲走,如何评价这位男子?

作者:qadg9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48305401/answer/262687116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尽职尽责# 是个好爸爸。 不知道 山洪 的危险是无知、是愚蠢。 但是无知和愚蠢是人自身无法选择的。 人类总是会陷入因为自身的无知和愚蠢所造成的困境之中。 高手、大师,陷入的困境海拔高点,庸人、蠢人,陷入的困境海拔低点。 但是人人都将不可避免的在不同的高度上陷入同样的宿命困境,或迟或早、非此即彼,无人可以逃脱。 嘲笑ta人的愚蠢,永远只能是五十步笑一百步。 你今天笑得适情畅意,明天你也一样。 别看我笑傲江湖、横行天下,我也一样。 在我无知和愚蠢的地方,我也一样无知和愚蠢。 而且我无知和愚蠢的地方,一定也对某些人是常识性的错误。 必然如此,对此我们无能为力。 人不是用谁有知和无知来分高下的,而是在人陷入了自己无知和愚蠢所造成的困境时,用什么样的姿态去对待这困境,才分出了人的高下。 单纯的如此,永远的如此。 这位父亲见识所限,避免不了这困境——谁能避免自己不知道存在的危险呢?哪怕这危险除了你所有人都知道,那又如何? 你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你不相信,就是不相信。 在这个关头上,他所做的选择,是合格的。 ta的命运是如此罢了。 我们无法祈求自己知道“应该”知道的一切——这无法成为一个有效的教训。 我们只能祈求自己在考验到来时,能尽量尽职尽责罢了。 如果你嘲笑ta的无知,对你自己是有反噬的——因为这个心态无意间将“人应该知道一切常识”设为了一条及格线。 你做不到,会因此召来巨大的抑郁症风险,不要这样。

本质上,是否只有纯粹的博爱才算真正的爱?

作者:qadg9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46106233/answer/262647080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十足真金# 当然不是。 规则是这样的——只要你的行为动机中存在一点成分是自觉的、主动的无私的博爱,不用这个含量到达100%,只要它含量有个1%、0.1%、0.0001%,你这行为都算存在真正的爱。 “纯粹的博爱”指向的不是“真正的爱”,而是“ 完美的爱 ”。 只要含金,就含的是真正的金。 哪有“只有纯金才算真正的金”的道理? 这其实只是个非常直白的语言问题,不需要神奇的分析能力,只从字面就知道是错的了。

如何反驳军训有用论?

作者:qadg9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47629190/answer/262548991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天地无用# 这个世界上存在的最大规模的愚蠢,就是苦也经了、亏也吃了、事也做了,一秒钟都没跑掉,一分懒没偷着, 但除了满腹怨气,什么都没落下 。 自己消极抵抗,把一段生命搞得没有任何收获,用来“证明”xxxx“毫无意义”。然后用这种“证据确凿”的所谓“毫无意义”,想去“控诉”、“报复”那些将这些经历“强加”于自己身上的人。自以为这叫“反抗精神”,甚至“革命精神”。 这只不过是一种 纯粹的愚蠢 。 参加完军训,结论是“军训没用”, 只说明你自己对自己的生命根本不珍惜 。 对于一个自强的——准确的说,珍惜生命的人,一个真正 活着 的人——而言,别说军训, 坐牢都有用 。 什么叫“没用”? 一段生命“没用”,只有一种可能,就是自己浪费了,跟“别人”没有必然关系。 你的生命有没有意义,取决于别人有没有服务好你?取决于别人有没有捣乱?别人要是没服务好你,你的生命就可以没意义了?然后怪别人就行了? 这个世界上的事,其实根本没有什么事发生在你和别人之间的。一切都是发生在你和 世界 之间。“别人”只是你直接“触摸”世界的部位罢了。 你难道会说你在驾驶方向盘?你会说你在驾驶汽车,不是吗? 会说别人打了你的角质层?你会说别人打了你,不是吗? 军训看似发生在教官和你之间,或者——往上提几级也行——发生在学校与你之间,国家与你之间。好像你可以去要求教官收手,要求国家改变主意,似乎决定权就在ta们手里,这是你和ta们之间的恩怨,用威逼利诱解决了ta们就行了。 但这里的教官、学校、国家……归根到底不过是世界的“方向盘”、“角质层”。 真正把这事放在你身上的是 整个世界 。是这个世界通过历史下的命令,国家只是在服从。 世界把命运摆在你面前,你从来就没资格选择要什么、不要什么,你只能选择你要结什么果子。 你想用颗粒无收来证明它“没用”,它连眼皮都不会抬一下。 它会毫不犹豫地饿死你。 年轻人最容易犯的致命错误,就是被形形色色的骗子、厚颜无耻的阿谀奉承之徒哄骗得丧失基本理智, 妄想通过“抱怨”这种廉价的方式“改变世界”来逃避自己的问题 。 轻轻松松浪费半辈子。 世界不关心人是怎么...

如果男女双方都没有成熟的爱人的能力?那这段恋爱还有必要谈吗?

作者:qadg9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48219694/answer/262544286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谈的必要# 什么人可以说有“成熟的爱人的能力”呢? 也不能说完全没有吧,但至少比例是很小的。 你看看中年人的离婚率、亲子矛盾,这都是很显然的“爱人的能力不够成熟”的表现。 不成熟的人不成熟的爱着不成熟的人,这是人间常态。 尽力而为,不要执着结果。失败了就失败了,屡败屡战就是了。 人生要紧的是不留白,不是不吃亏。 开始和结束不是看物质上亏或者赚的预期,而是看你自己的意愿。 循爱而行,你很不容易陷入到义理亏欠不能脱身的困境,于是总是可以想开始就开始,想结束就结束,并不需要任何别的顾忌,也不需要给人什么解释,更不需要对方认可你什么解释。 真正沉重的是这种强制性的羁绊,而不是爱本身。是这种恩连祸结的纠缠,使得亲密关系成为深不见底、令人却步的深渊。是用伪装成爱的诱饵制造的 伦理高利贷 。但这方面的种种陋风劣习,流毒天下,深入骨髓, 只要是爱,无论技巧熟不熟,这份自由总会为对方留着。这是爱的起点,迈出第一步已经超越了这条线。 只要这份自由完整无缺,那又需要犹豫什么?

特朗普家中被抄出 11 套机密文件,其可能面临最高 30 年刑期,这将对美国政坛、商界带来哪些影响?

  伊万卡·曼德拉 可能出任美国首任女总统。

美国一军舰在印度造船厂进行维修,为史上首次,对美印两国意味着什么?

作者:qadg9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47691544/answer/262448925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修船# 美国海军想在印太地区有效的存在,总是把船开回日本、韩国甚至本土维护是不现实的。 这种维护性的修理工作是很频繁的,几乎一次巡航就要例行维护一次,如果可以在战备区域就近找到维修基地,舰船的使用效率会提高很多。 一方面,东盟国家则既在政治上不愿选边站——这实质上就是选了中国。这意味着这些国家根本不想干这种有百害而无一利的蠢事,而且真的如果局势紧张,这些国家完全可能宣布临时终止合作。 只有印度是唯一而必然的选择。 但这对美国其实也是走一步看一步的事。 问题倒不在印度造船业的恶名昭彰——美军既然签这种合同,自然也没想挑战印度的维修水平,多半是“备件堆码头,靠岸热插拔”而已。 问题在于印度的根深蒂固、厚积郁结的社会问题,美国能不能解决得了,帮不帮得了这个忙。 如果印度的社会问题爆发了,印度立刻要面临迫切的战略选择——这口救命粮、续命丹到底在谁手里。 在谁手里,印度就必须和谁和解,没得选。 印度毕竟是亚洲国家。 指望太平洋对面日落西山、 精神分裂 的旧帝国割自己的肉来扶自己的贫,无论是效率上还是规模上,都不现实。 尤其是,如果中国拿回了台湾,印度和日、韩、美的直接联系就将被实质割断。环印度一周,不是中国的盟友就是绝不可能再挑战中国的小国家——更糟糕的是,几乎个个与印度有恩怨。 而美日印澳根本没有勇气,也没有实力逆转这个趋势。 You can’t blame them for trying. But it's too little, too late.

怎么较为轻松的避免在花甲之年还为生计劳碌奔波?

作者:qadg9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48180454/answer/262397272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退什么休# 别人不好说,我是没想过要停止“为生计劳碌奔波”的。 为什么要停止为生计劳碌奔波? 自己吃的是自己种的,不好吗? 我是作曲的,那我肯定临终都在作曲。 我是画画的,那我肯定躺病床上用 眼球追踪 都在接着画画。 我是写字的,那我肯定插着氧气管用语音输入都在接着写字。 作的、写的在你们看来是垃圾,换不了几个钱,那我也要作要写。 你们懂个p,那是我的境界超出你们太多,你们还得等五十一百年才能懂而已。 我反正是不懂人为什么这么想要跟着别人学厌倦、避弃劳动。 什么“海滩度假”、“豪门夜宴”、“夜店潇洒”,说实话无聊得很。 哪有挠到市场的痒处,洞察客户的痛点,活捉bug、修复算法、救亡图存、降妖除魔过瘾? 什么“退休”?“退休“有什么好的? 干不了一线干二线,干不了二线搞教学,搞不了教学搞教辅。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讲的根本不是牺牲精神,而是真正的享乐主义。 是因为它是如此的幸福,所以才会有如此绝顶聪明的人前赴后继。 这才是孔明们的秘密。 可叹啊——往往反而是从不打算退休的人早就可以退休,一个小时顶人干一个月。而每天处心积虑想要“如何避免”的,却白发苍苍瞒报年龄打零工。 把天使当恶魔恐惧厌恶了一辈子,反把出口当入口。 What a poetic irony.

如何看待「丁香园」系列账号被禁言?

作者:qadg9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47734209/answer/262226817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丁香医生# 又不是销号,有什么大不了的。 老实说,这恐怕还是保护了他们,给了他们一条生路走。 少扯什么“科学与政治无关”。 在中国科学是主流信仰,以科学之名说出来的话在政治上形同中世纪坎特伯雷大主教或者君士坦丁堡牧首讲的话。 自认为凌驾于世俗利益之上,只要是“神启”都应该理所当然的有对万民广播的天然自由,这是一种幼稚可笑到近乎猖狂的傲慢。 几千年的神权和王权之争,最后的唯一结果就是政教分离、凯撒的要归凯撒。 无论换什么信仰体系,结果都一样。 因为人类社会根本没有第二种运行方式。 任何效力等效神谕的信息,都必然要被纳入行政框架约束,对其传播过程加以干预和管理。 对你怎么“批判”、“憎恶“这个安排,这个安排仍然是现在唯一实践了没导致毁灭的方案。 在哪里都一样。 仔细想想,很明显所谓“学术自由”,“科普自由”只不过是新一轮化了妆的“神权至上”、“教权至上”。 除了新神换旧神,有何本质区别?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What a poetic irony.

各位有没有发现国内小报告举报风气特别浓?为何?

作者:qadg9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63565795/answer/262051851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小报告# 报警电话、投诉电话是干什么的? 报警、投诉和“打小报告”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西方人比你想象的“喜欢打小报告”得多。 香港人、日本人有样学样,对于“投诉”“举报”也热衷得很。 “提倡积极检举”反倒是国际惯例。 认为这是“中国独有”,觉得“中国特别严重”,纯属于既不读历史、也不看世界的结果。 宗教裁判所哪来的“女巫情报”? 法国大革命 怎么决定要杀谁?德国怎么杀了几百万犹太人? 安博林 又是怎么死的?美国杀了多少逃亡黑奴?罗马杀了多少基督徒?怎么杀的?“ 麦卡锡主义 “从哪来的?怎么执行的? 不管是历史上还是现当代,西方社会的检举揭发风气一向比中国严重,极少例外。 反倒是中国向来有根深蒂固的“私了”、“ 息讼 ”传统,不但民众普遍避讳引入 公权力 解决问题,讲究“生不入官门”,甚至公权力自己都有“ 民不告官不究 ”、“无为而治”的长期消极倾向。 说话之前先调查一下反例,做点基本的自我怀疑,不然纯属自己编故事骗自己。 这是非常恶劣的行为逻辑。 既无聊,又危险。